“嬌似楊妃倚玉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嬌似楊妃倚玉樓”全詩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分類:
《頌古五十五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五十五首》是宋代釋紹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美如西子離金闕,
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
不令人見轉風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華美的詞藻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嬌媚的女子。作者通過比喻和隱喻,用細膩的文字勾勒出她的容貌和氣質。
首先,詩中提到的“西子”和“金闕”是對美麗女子的隱喻。西子是指西施,她是春秋時期的一個美人,被譽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金闕”則象征著皇宮的高臺。通過將女子美貌與西施和皇宮相提并論,表達了她的出塵之美和高貴的身份。
其次,“楊妃”和“玉樓”也是對女子的比喻。楊妃是唐代宮廷歌舞劇《長恨歌》中的人物,她被描繪為嬌美的仙女形象。而“玉樓”則是高聳的樓閣,象征著富貴和尊貴。通過將女子的嬌媚與楊妃和玉樓相聯想,突出了她的嬌柔和高貴。
第三句“猶把琵琶半遮面”是對女子神秘的描繪。琵琶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視為女性樂器,而“遮面”則暗示了女子有意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整句表達了女子猶如在彈奏琵琶時,故意遮住了半張臉,使人無法完全領略她的風情。
最后一句“不令人見轉風流”則強調了女子的獨立和自持。她的美麗和嬌媚雖然令人心動,但她卻不愿意輕易展露出來,保持了自己的獨特性格和魅力。
總而言之,《頌古五十五首》通過華麗的詞藻和隱喻的手法,描繪了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女子形象。她的容貌媚惑人心,卻又保持了獨立和自持的特質,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女性魅力的贊美。
“嬌似楊妃倚玉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wǔ shí wǔ shǒu
頌古五十五首
měi rú xī zǐ lí jīn quē, jiāo shì yáng fēi yǐ yù lóu.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yóu bǎ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bù lìng rén jiàn zhuǎn fēng liú.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嬌似楊妃倚玉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