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不離天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不離天上”全詩
今歸地下來,亦不離天上。
上下無間,來去無差。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分類: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釋惟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釋惟一創作的一部詩集。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昨人天上去,元不離地下。
今歸地下來,亦不離天上。
上下無間,來去無差。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詩詞中以天上和地下、昨人和今歸、上下無間、來去無差等對比和對稱的形式,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無邊。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天上和地下、昨人和今歸的對比,表達了生死輪回的觀念。人在世上的時候,仿佛在天上徜徉,一旦離開人世,又回歸地下。然而,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下,都無法與對立面完全隔絕,上下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來去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最后兩句則以天河秋天南飛的雁和夜晚敲打砧杵聲的比喻,表達了人世間的無數變化和生活的多樣性。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對比和對稱的手法,通過天上和地下、昨人和今歸的對照,表達了生死輪回的思想。作者通過這種對比的手法,強調了生死的相對性和無常性,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時光。詩中的上下無間、來去無差的描述,讓人們感受到人生的無邊和無限可能。
最后兩句以自然景物的形象進行象征,天河秋天南飛的雁象征著萬物流轉不息,砧杵夜千家則象征著生活的繁忙和多樣性。這種比喻使詩詞更加富有意味,呼應了前面的對比和對稱,加深了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總之,《偈頌一百三十六首》通過對比和對稱的手法,表達了生死輪回的觀念和人生的無常性。通過自然景物的比喻,詩詞展示了生活的多樣性和變化。這首詩詞引人深思,讓人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所思考。
“亦不離天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sān shí liù shǒu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zuó rén tiān shǎng qù, yuán bù lí dì xià.
昨人天上去,元不離地下。
jīn guī dì xià lái, yì bù lí tiān shàng.
今歸地下來,亦不離天上。
shàng xià wú jiàn, lái qù wú chà.
上下無間,來去無差。
tiān hé qiū yī yàn, zhēn chǔ yè qiān jiā.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亦不離天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