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不為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法不為侶”全詩
玉磬才槌動,金鐘應手撞。
三三元是九,兩兩不成雙。
此意憑誰委,令人憶老龐。
分類:
《頌古三十六首》釋惟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三十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惟一。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古代功業和英雄人物的贊頌,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思考。
詩詞中的第一句“萬法不為侶,一口及西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變幻不居的感慨。無論世間萬物如何變化,只有一口氣的時間,就能跨越千山萬水,達到遙遠的西江。這里的西江可以理解為遠方或者遙遠的目標。通過這句詩,作者想表達人生短暫,但是只要心懷遠大目標,就能超越萬物。
接下來的兩句“玉磬才槌動,金鐘應手撞”描繪了古代音樂器樂的美妙聲音。玉磬和金鐘都是傳統的樂器,玉磬的聲音悠揚婉轉,金鐘的聲音激昂豪邁。這里的意象象征著古代文化的輝煌和燦爛,也可以理解為對古代文明的贊美。
之后的兩句“三三元是九,兩兩不成雙”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數理思維的思考。這里的“三三”和“兩兩”可以理解為古代的數學概念,揭示了一種數理規律的存在。這句詩意味深長,可以引發讀者對宇宙和數學規律的思考。
最后的兩句“此意憑誰委,令人憶老龐”表達了作者對人事更迭和歲月流轉的感嘆。詩詞問道,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依賴于誰的托付?這也暗示了人生無常,時光流逝,令人回憶起曾經的偉人和古代的輝煌。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功業、音樂、數理和人事流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明和英雄人物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人生意義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引人思索,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人生哲理的獨特見解。
“萬法不為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ān shí liù shǒu
頌古三十六首
wàn fǎ bù wéi lǚ, yī kǒu jí xī jiāng.
萬法不為侶,一口及西江。
yù qìng cái chuí dòng, jīn zhōng yìng shǒu zhuàng.
玉磬才槌動,金鐘應手撞。
sān sān yuán shì jiǔ, liǎng liǎng bù chéng shuāng.
三三元是九,兩兩不成雙。
cǐ yì píng shuí wěi, lìng rén yì lǎo páng.
此意憑誰委,令人憶老龐。
“萬法不為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