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舟航謾如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往舟航謾如識”全詩
岸山續續相照映,原田每每資滲漉。
祗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
分類:
《過苕溪》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苕溪》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苕溪的景色和思考人生的哲理。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苕溪
苕溪發源自天目,一豀東之漾寒淥。
岸山續續相照映,原田每每資滲漉。
祗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
中文譯文:
經過苕溪
苕溪發源自天目,一股波瀾朝東流淌。
岸山接連相互照映,原野常常沁透潤。
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取代舊人。
往來舟航徒然如識,到頭又何曾知津。
詩意和賞析:
《過苕溪》以苕溪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苕溪是苕溪山脈的一條河流,源頭在天目山,向東流淌。詩中以苕溪的流動來象征人生的不斷前行和變遷。
第一句詩以苕溪的發源地描繪了波瀾起伏的景象,將苕溪的水流與自然界的力量相結合,形容苕溪的水勢洶涌。這里的"豀"表示洶涌的水流,"漾寒淥"則形容水面波紋的寒冷。
第二句詩描繪了岸山的景色與水面的反射,形成一幅幅連續變化的畫面。"岸山續續相照映"表達了景色的交相輝映,美麗而壯觀。而"原田每每資滲漉"則形容水滲透至原野,使大地得以滋潤。
第三句詩用"后浪催前浪"表達了新一代不斷推動著前一代的進步。這句詩意味深長,既可以解讀為新人的沖勁不斷推動社會的發展,也可以理解為時光的流轉,新的人取代了舊的人。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迷茫。"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意味著人們在人生旅途中往來奔波,卻很少真正懂得生命的真諦。"舟航"象征人們的行動和選擇,"津"表示人生的彼岸或目的地。詩人在這里提醒我們,雖然我們在人生中努力奔跑,但到最后我們是否真正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卻是一個未知之數。
《過苕溪》通過對苕溪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尋。詩中運用自然景物與人生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對水流、山嶺和田野的描繪,傳達了對人生無常和迷茫的思考,提醒人們在奔波的過程中要懂得人生的真諦。整首詩意味深遠,給人以啟迪,引發抒情思考。它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生哲理的表達,使讀者深思人生的變遷和無常,以及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意義。
這首詩詞以其精妙的表達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思索。它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認識到新一代的崛起和變遷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要反思自己在紛繁復雜的人生中是否真正理解了生命的真諦。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使《過苕溪》成為一首引人深思的詩詞作品。
“來往舟航謾如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iáo xī
過苕溪
tiáo xī fā yuán zì tiān mù, yī xī dōng zhī yàng hán lù.
苕溪發源自天目,一豀東之漾寒淥。
àn shān xù xù xiāng zhào yìng, yuán tián měi měi zī shèn lù.
岸山續續相照映,原田每每資滲漉。
zhī kàn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dāng wù xīn rén huàn jiù rén.
祗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lái wǎng zhōu háng mán rú shí, dào tóu ruò gè céng zhī jīn.
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
“來往舟航謾如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