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清如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水清如玉”全詩
近日稱難繼,曹王任馬彝。
椒蘭俱下世,城郭到今時。
漢水清如玉,流來本為誰。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襄陽道》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襄陽道》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這首詩以襄陽道為背景,描繪了襄陽地區的變遷和滄桑。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羊公名漸遠,
唯有峴山碑。
近日稱難繼,
曹王任馬彝。
椒蘭俱下世,
城郭到今時。
漢水清如玉,
流來本為誰。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襄陽的思念和對歷史的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羊公名漸遠,指的是襄陽地區的名人漸漸遠離,不再出現。這暗示了襄陽的輝煌過去已經逝去,名人們的光芒也逐漸黯淡。
接著,詩中提到了峴山碑,這是襄陽地區的一塊碑石。碑石是唯一留存下來的見證,它承載了襄陽歷史的記憶,成為了唯一的見證者。
然后,詩中描述了近來襄陽的困境。稱難繼,指的是近來襄陽面臨的困難和艱險。曹王任馬彝,曹王是指曹操,馬彝則指的是馬超,他們都曾在襄陽地區扮演重要角色。這里暗示了襄陽的困境需要有英雄來拯救。
接下來,詩中提到椒蘭俱下世,城郭到今時。椒蘭是指襄陽地區的名產,城郭則指的是城墻和城市的建筑。這里表達了襄陽地區的物產和城市建設在歷史長河中一直延續至今。
最后,詩中描繪了漢水,形容它清澈如玉。漢水是襄陽地區的一條重要河流,它的流動代表著歷史的延續。這句詩問道:“流來本為誰”,意味著漢水的來源已經無從考究,它見證了無數人的興衰和變遷。
整首詩通過描繪襄陽地區的變遷和滄桑,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思念和對歷史的感慨。作者通過峴山碑、曹王和漢水等元素,展示了襄陽地區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詩中的景物和意象與人物和歷史相結合,構成了一幅富有情感和思考的畫面,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引發對歷史的思考和回憶。
“漢水清如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yáng dào
襄陽道
yáng gōng míng jiàn yuǎn, wéi yǒu xiàn shān bēi.
羊公名漸遠,唯有峴山碑。
jìn rì chēng nán jì, cáo wáng rèn mǎ yí.
近日稱難繼,曹王任馬彝。
jiāo lán jù xià shì, chéng guō dào jīn shí.
椒蘭俱下世,城郭到今時。
hàn shuǐ qīng rú yù, liú lái běn wèi shuí.
漢水清如玉,流來本為誰。
“漢水清如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