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署永貞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署永貞年”全詩
猶看后元歷,新署永貞年。
半歲光陰在,三朝禮數遷。
無因書簡冊,空得詠詩篇。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貞元歷(是歲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貞,傳位今皇帝)》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貞元歷(是歲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貞,傳位今皇帝)》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元稹在皇帝改元貞元時所寫的,表達了對新的時代的期待和祝福。詩中提到了舊歷叫做“后元歷”,新歷叫做“永貞年”,表明了改革的喜悅和希望。作者通過詩句,表達了對新皇帝及新朝代的祝福和憧憬。
詩中提到了“象魏才頒歷”,這是指以魏征為首的御史臺官員頒發新的歷法。另外還提到了“龍鑣已御天”,意味著新皇帝已經坐上了龍車,象征著天命的接受。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半歲光陰在,三朝禮數遷”,指的是新朝代已經過去了半年,而禮儀和制度也已經改變了三次。這一句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變遷。
最后兩句“無因書簡冊,空得詠詩篇”,則表達了自己不能寫出祝賀之辭的遺憾。因為元稹曾經因為政治原因被貶謫,所以他不能得到詩文的創作機會,只能通過這首詩表達自己對新朝代的祝福了。
總的來說,該詩表達了作者對新朝代的歡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因宦途坎坷而不能表達祝福的無奈之情。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樸素的意象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他對朝代更替的關注和期待。
“新署永貞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yuán lì shì suì qiū bā yuè, tài shàng gǎi yuán yǒng zhēn, chuán wèi jīn huáng dì
貞元歷(是歲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貞,傳位今皇帝)
xiàng wèi cái bān lì, lóng biāo yǐ yù tiān.
象魏才頒歷,龍鑣已御天。
yóu kàn hòu yuán lì, xīn shǔ yǒng zhēn nián.
猶看后元歷,新署永貞年。
bàn suì guāng yīn zài, sān cháo lǐ shù qiān.
半歲光陰在,三朝禮數遷。
wú yīn shū jiǎn cè, kōng dé yǒng shī piān.
無因書簡冊,空得詠詩篇。
“新署永貞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