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溪山無限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月溪山無限景”全詩
禪里斷除千種法,吟中消受一生貧。
聲名豈必存編簡,林壑從來有隱淪。
云月溪山無限景,對余一一意皆真。
分類:
《靜處》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靜處》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靜處》中文譯文:
常常在靜謐的地方,穿著寬松的衣服,
與那些清凈虛無的人分別。
在禪修中,消除了各種煩惱,
在吟唱中,領略了一生的貧困。
聲譽何必留存,文章何須編纂?
山林幽深,一直有隱逸者。
云、月、溪、山,無邊的景色,
對我而言,每一個都是真實的。
詩意和賞析:
《靜處》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釋文珦對清凈、虛無、禪修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和贊美。詩中的主人公常常在靜謐的地方,穿著寬松的衣服,與那些追求清凈虛無的人分別。這里的“清虛冷淡人”指的是追求內心靜謐和超脫塵世的人,他們追求的是禪修和心靈的安寧。
在禪修的過程中,作者通過斷除各種煩惱,達到內心的寧靜。在吟唱中,他消受著一生貧困的境遇,意味著他對物質財富的不追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精神追求上。
詩中提到“聲名豈必存編簡”,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態度,認為聲譽和文章的編纂并不重要。而“林壑從來有隱淪”這句,暗指山林中一直有隱逸者,他們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與自然的結合。
詩的最后,作者描述了云、月、溪、山這些自然景色,它們是無邊無際、美麗壯觀的。對作者而言,每一個景色都是真實的,這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真實自然之美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追求,展現了他對清靜虛無、禪修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境界。
“云月溪山無限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chù
靜處
cháng yú jìng chù zhe xián shēn, bié shì qīng xū lěng dàn rén.
常於靜處著閒身,別是清虛冷淡人。
chán lǐ duàn chú qiān zhǒng fǎ, yín zhōng xiāo shòu yī shēng pín.
禪里斷除千種法,吟中消受一生貧。
shēng míng qǐ bì cún biān jiǎn, lín hè cóng lái yǒu yǐn lún.
聲名豈必存編簡,林壑從來有隱淪。
yún yuè xī shān wú xiàn jǐng, duì yú yī yī yì jiē zhēn.
云月溪山無限景,對余一一意皆真。
“云月溪山無限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