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朗誦巖樗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我朗誦巖樗詩”全詩
樵蘇來往作陰涼,不為風霜變顏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無大小皆選掄。
豫章楩楠豈復有,獨以無用全其身。
山僧歷得養生理,故以巖樗自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夸美干招殘毀。
幽人志士當勿疑,聽我朗誦巖樗詩。
縱為梁棟或易撓,巖下清風無盡時。
分類:
《為修樗作歌》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為修樗作歌》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愛巖間古樗櫟,
蔽日參云過千尺。
樵蘇來往作陰涼,
不為風霜變顏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
材無大小皆選掄。
豫章楩楠豈復有,
獨以無用全其身。
山僧歷得養生理,
故以巖樗自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
肯夸美干招殘毀。
幽人志士當勿疑,
聽我朗誦巖樗詩。
縱為梁棟或易撓,
巖下清風無盡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巖樗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巖樗的喜愛和贊美,同時蘊含著深意。
詩中描述了巖間的古老樗櫟,它高聳入云,茂密的枝葉遮蔽了陽光,成為人們清涼的避暑之地。無論風霜侵襲,它的顏色都不會改變。伐木匠人進入森林,用心挑選木材,無論大小都能用于建造。然而,珍貴的豫章楩楠早已絕跡,巖樗孤身無用。
山中的僧人通過修行領悟到養生之道,將自己與巖樗相比擬。巖樗以樹枝庇護自己的根本,不以美麗的干枝吸引人們的目光,也不在意外界的破壞。作者呼吁具有志向和追求的隱逸之士,不要懷疑自己的選擇,應該傾聽他朗誦的巖樗之詩。縱使作為梁柱或棟梁,也可能遭受搖擺的困擾,但在巖樗下,清風永不停息。
這首詩詞以巖樗為象征,通過對其特質和生存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自我養生和追求內心堅韌的思考。巖樗的形象象征著堅持不懈、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頑強不屈的品質。詩中融入了山水意境和禪宗思想,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山中幽靜的意境和人們心靈的凈化。
總的來說,《為修樗作歌》通過對巖樗的歌頌,傳遞了作者對堅韌不拔、不受外界干擾的追求和理念,表達了隱逸之士追求內心自由和平靜的向往,同時也啟迪人們在喧囂世界中保持清靜和自我修養的價值觀。
“聽我朗誦巖樗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xiū chū zuò gē
為修樗作歌
wǒ ài yán jiān gǔ chū lì, bì rì cān yún guò qiān chǐ.
我愛巖間古樗櫟,蔽日參云過千尺。
qiáo sū lái wǎng zuò yīn liáng, bù wéi fēng shuāng biàn yán sè.
樵蘇來往作陰涼,不為風霜變顏色。
jiàng shì rù lín chí fǔ jīn, cái wú dà xiǎo jiē xuǎn lūn.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無大小皆選掄。
yù zhāng pián nán qǐ fù yǒu, dú yǐ wú yòng quán qí shēn.
豫章楩楠豈復有,獨以無用全其身。
shān sēng lì dé yǎng shēng lǐ, gù yǐ yán chū zì wèi bǐ.
山僧歷得養生理,故以巖樗自為比。
zhǐ bǎ jiū zhī bì běn gēn, kěn kuā měi gàn zhāo cán huǐ.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夸美干招殘毀。
yōu rén zhì shì dāng wù yí, tīng wǒ lǎng sòng yán chū shī.
幽人志士當勿疑,聽我朗誦巖樗詩。
zòng wèi liáng dòng huò yì náo, yán xià qīng fēng wú jìn shí.
縱為梁棟或易撓,巖下清風無盡時。
“聽我朗誦巖樗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