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未聾今已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山未聾今已聾”全詩
往來山月幾圓缺,入山未聾今已聾。
柴門反關不容叫,翁欲養蒙仍養浩。
莫嫌翁苦戀山中,良恐出山為小草。
分類:
《次教西岑見貽韻》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教西岑見貽韻》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宴山山里白頭翁,
在山中宴會的地方,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
室空亦復無山童。
他的住所空無一人,連個山童都沒有。
往來山月幾圓缺,
山月上下往來不定,圓圓的月亮時而圓滿,時而缺損,
入山未聾今已聾。
他進山之初還能聽見,如今已經耳聾了。
柴門反關不容叫,
他的柴門關上后,就無法再打開,不能叫喊了,
翁欲養蒙仍養浩。
老翁本想養育自己的孫輩,卻只能照顧自己的身體。
莫嫌翁苦戀山中,
請不要嫌棄老翁在山中的苦戀,
良恐出山為小草。
因為恐怕一旦離開山林,他將消失得像一棵小草一樣微不足道。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生活在山中的孤獨境遇。他的住所空無一人,連個山童都沒有。他的聽力逐漸衰退,柴門一旦關上就無法再打開,他只能自己照顧自己。盡管如此,他依然熱愛山中的生活,擔心離開山林后自己會變得微不足道。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老翁的孤獨和對山中生活的眷戀,反映了生命的無常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賞析這首詩,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山林生活的渴望,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認知。
“入山未聾今已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jiào xī cén jiàn yí yùn
次教西岑見貽韻
yàn shān shān lǐ bái tóu wēng, shì kōng yì fù wú shān tóng.
宴山山里白頭翁,室空亦復無山童。
wǎng lái shān yuè jǐ yuán quē, rù shān wèi lóng jīn yǐ lóng.
往來山月幾圓缺,入山未聾今已聾。
zhài mén fǎn guān bù róng jiào, wēng yù yǎng méng réng yǎng hào.
柴門反關不容叫,翁欲養蒙仍養浩。
mò xián wēng kǔ liàn shān zhōng, liáng kǒng chū shān wèi xiǎo cǎo.
莫嫌翁苦戀山中,良恐出山為小草。
“入山未聾今已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