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候家人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蠶候家人熟”全詩
蠶候家人熟,耕時父老諳。
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
賽雨鳴簫鼓,迎神向水南。
分類:
《東湖北崦人家》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湖北崦人家》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柴門映石柟,茅屋似僧庵。
蠶候家人熟,耕時父老諳。
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
賽雨鳴簫鼓,迎神向水南。
詩意:
《東湖北崦人家》描繪了一個位于東湖北崦的鄉村人家。詩中通過一系列的描述,展示了這個人家的寧靜和自然之美。詩人通過描繪柴門映石柟,茅屋似僧庵,表現了鄉村環境的樸素和寧靜,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蠶候家人熟,耕時父老諳,展示了這個家庭的務實與穩定,蠶絲和耕作是他們的生計,也是他們對生活的熟悉和依賴。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描繪了他們對于自然環境的利用和保護,把兔子的路用設罝阻擋,用竹子圍護魚潭,顯示了他們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珍惜。最后兩句賽雨鳴簫鼓,迎神向水南,表現了他們慶祝豐收的歡樂場景,通過鳴簫鼓、迎神,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賞析:
《東湖北崦人家》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鄉村人家的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自然與和諧。詩中的柴門映石柟、茅屋似僧庵等描寫,給人一種清凈、靜謐的感覺,與都市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蠶候家人熟、耕時父老諳,展示了鄉村人們對于傳統農耕生活的熟稔和依賴,以及對家庭和土地的珍視。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的描寫,表現了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體現了一種生態意識和對自然環境的敬畏。最后的賽雨鳴簫鼓、迎神向水南,描繪了鄉村人家豐收后的喜悅場景,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恩和對神明的虔誠。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安寧、和諧的鄉村畫卷,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巧妙結合,喚起讀者對鄉村生活之美的向往和思考。
“蠶候家人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hú běi yān rén jiā
東湖北崦人家
zhài mén yìng shí nán, máo wū shì sēng ān.
柴門映石柟,茅屋似僧庵。
cán hòu jiā rén shú, gēng shí fù lǎo ān.
蠶候家人熟,耕時父老諳。
shè jū dāng tù jìng, tiān zhú hù yú tán.
設罝當兔徑,添竹護魚潭。
sài yǔ míng xiāo gǔ, yíng shén xiàng shuǐ nán.
賽雨鳴簫鼓,迎神向水南。
“蠶候家人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