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蒼苔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石蒼苔路”全詩
看來百歲后,曾有幾人存。
故物余翁仲,今誰是子孫。
狐貍空敗穴,殘魄不能言。
分類:
《山中古墓》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古墓》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色的石頭上長滿了蒼苔,
荒涼的古墓門敞開著。
看來百歲之后,
曾經有幾人葬身于此。
故物只剩下老人和中年人,
如今誰是他們的子孫?
狐貍已經將洞穴空蕩蕩地敗壞,
殘留的靈魂無法言說。
詩意:
《山中古墓》描繪了一個荒涼、寂靜的山中古墓景象。詩人觀察著白色的石頭上蒼苔的生長,古墓門敞開著,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他思考著這個古墓中曾經有多少人埋葬,而現在只剩下幾位老者和中年人。他詢問今天誰會是這些人的子孫后代,暗示著時光的流轉,衰老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詩的最后提到狐貍已經將洞穴破壞空蕩,指代墓穴的荒廢和人們的離去,而殘留的靈魂無法表達內心的情感。
賞析:
《山中古墓》通過對古墓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悟。古墓作為人類存在的象征,昭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白石蒼苔和荒涼的古墓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了歲月流轉和歲月帶來的荒蕪。詩中對于幾人存和子孫的探問,顯示了人們對自己身后事物的關注和對血脈傳承的思考。最后,狐貍敗壞的洞穴和無言的殘魄則強調了人們離去后的荒涼和無聲。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以山中古墓為背景,抒發了對時間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感悟。它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而悲涼的詩意,使人感嘆光陰的蹉跎和生命的短暫。
“白石蒼苔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gǔ mù
山中古墓
bái shí cāng tái lù, huāng liáng gǔ mù mén.
白石蒼苔路,荒涼古墓門。
kàn lái bǎi suì hòu, céng yǒu jǐ rén cún.
看來百歲后,曾有幾人存。
gù wù yú wēng zhòng, jīn shuí shì zǐ sūn.
故物余翁仲,今誰是子孫。
hú lí kōng bài xué, cán pò bù néng yán.
狐貍空敗穴,殘魄不能言。
“白石蒼苔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