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在云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虛堂在云際”全詩
經月無行人,柴門閉春草。
虛堂在云際,疎磬出林杪。
日日有余閒,憑闌看飛鳥。
分類:
《憑闌》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憑闌》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優美的田園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和舒適。
譯文:
清澈的小溪曲折回環,
石路更加幽深。
經過這里,月亮也無行人,
柴門緊閉,春草蔥蘢。
虛堂高懸云際,
疎磬聲聲傳林深處。
日復一日,我寬閑自在,
憑闌觀賞飛翔的鳥兒。
詩意:
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清澈的小溪、幽深的石路和靜謐的柴門,表達了一種寧靜的田園生活。詩中的虛堂和疎磬象征著詩人的居所,高懸云際的虛堂與深處傳來的疎磬聲相映成趣。詩人日復一日地安閑自適,憑倚在欄桿上觀賞飛翔的鳥兒。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恬靜、自由、寧謐的田園生活情趣。
賞析:
《憑闌》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幽靜的田園景象,通過對細膩自然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宜人的氛圍。詩人運用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沉思。清澈的小溪、幽深的石路、緊閉的柴門,都象征著寧靜與安逸。虛堂高懸云際,疎磬聲傳林深處,更增添了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意境。
詩人以憑闌觀賞飛鳥的姿態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生活的享受。這種寧靜的生活態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使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寧愿。整首詩字數簡短,卻能喚起讀者內心的共鳴,讓人感受到一種靜謐和遙遠的美好。
《憑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自然與人的關系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寧靜自在、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將人與自然相融合,體現了詩人的情感與思想。這首詩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讓人感覺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虛堂在云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lán
憑闌
qīng chuān lǚ yíng huí, shí lù gēng shēn yǎo.
清川屢縈回,石路更深窈。
jīng yuè wú xíng rén, zhài mén bì chūn cǎo.
經月無行人,柴門閉春草。
xū táng zài yún jì, shū qìng chū lín miǎo.
虛堂在云際,疎磬出林杪。
rì rì yǒu yú xián, píng lán kàn fēi niǎo.
日日有余閒,憑闌看飛鳥。
“虛堂在云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