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流光白發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管流光白發催”全詩
月明定有仙人過,露滴頻聞野鶴回。
千歲老根成虎魄,幾尋枯干裹莓苔。
住來自得清虛味,不管流光白發催。
分類:
《松屋》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屋》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試問青松若個栽,
僧門只向樹邊開。
月明定有仙人過,
露滴頻聞野鶴回。
千歲老根成虎魄,
幾尋枯干裹莓苔。
住來自得清虛味,
不管流光白發催。
詩意:
這首詩以青松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青松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中描繪了松樹挺拔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僧人修行的理解和向往。詩人通過月明和露滴的描繪,增添了一種神秘和超凡的意境。詩中也表達了青松具有千年的歷史,枯干上長滿了苔蘚,象征著歲月的滄桑和堅韌的品質。最后,詩人表達了住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得清虛之味,無論歲月如何流轉,白發如何催促,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寧靜。
賞析:
《松屋》這首詩通過對松樹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堅韌、純潔和超脫塵俗的追求。詩中以青松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僧門生活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對清虛境地的追求。詩人通過月明和露滴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給讀者帶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受。在描繪青松的歲月流轉和蒼勁有力的形象時,詩人表達了堅韌不拔、不畏時光的意志。最后,詩人通過對內心清虛、寧靜的追求,傳遞了一種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心靈自由的思想。
整首詩行文簡練,意境深遠,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清凈和超然境界的向往。通過松樹的形象,詩人傳達了對堅韌、純潔和遠離塵囂生活的贊美。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心靈境界的追求,體現了佛教思想在文學創作中的影響。
“不管流光白發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wū
松屋
shì wèn qīng sōng ruò gè zāi, sēng mén zhǐ xiàng shù biān kāi.
試問青松若個栽,僧門只向樹邊開。
yuè míng dìng yǒu xiān rén guò, lù dī pín wén yě hè huí.
月明定有仙人過,露滴頻聞野鶴回。
qiān suì lǎo gēn chéng hǔ pò, jǐ xún kū gān guǒ méi tái.
千歲老根成虎魄,幾尋枯干裹莓苔。
zhù lái zì dé qīng xū wèi, bù guǎn liú guāng bái fà cuī.
住來自得清虛味,不管流光白發催。
“不管流光白發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