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板睦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擔板睦州”全詩
擔板睦州,面壁魯粗。
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須信長年不出戶。
分類:
《偈頌一百五十首》釋心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釋心月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峭峻的門庭和平淡的道路。詩人以擔板往睦州,面壁凝視著粗糙的墻壁。他并不關心南來或北來的消息,也不介意東去或西去的方向,他堅信自己將長年不出戶。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暫時無法提供,但我們可以從整體意境和賞析來解讀這首詩詞的詩意。
詩詞以描繪峭峻的門庭和平淡的道路作為開端,給人一種清晰的空間感受。峭峻的門庭暗示著高聳的山巒或莊嚴的殿堂,而平白的道路則表達了一種平凡、普通的生活狀態。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擔板往睦州,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著一些瑣碎的責任和任務,暗示了平凡世俗的生活。而面壁魯粗則表達了詩人的內心寂寞和孤獨,他似乎與外界隔絕,專注于自己內心的修行與思考。
詩中的"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表明詩人對外界的喧囂和紛擾漠不關心,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超脫。他相信只要守在家中不出門,就能獲得長久的安寧和心靈的滿足。
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禪宗的寂靜與超然,詩人通過自省和對世俗的超脫,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它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紛擾的理想狀態,呼喚人們通過靜心與平和的生活態度來尋求內心的安寧和智慧。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它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描寫,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以及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它引導人們思考生活的本質和意義,呼喚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佛教思想對文人墨客的影響,強調了精神修養和內心追求的重要性。
“擔板睦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wǔ shí shǒu
偈頌一百五十首
qiào jùn mén tíng, píng bái dào lù.
峭峻門庭,平白道路。
dān bǎn mù zhōu, miàn bì lǔ cū.
擔板睦州,面壁魯粗。
bù wèn nán lái běi lái, dōng qù xī qù,
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
xū xìn cháng nián bù chū hù.
須信長年不出戶。
“擔板睦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