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臨四海圣明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尊臨四海圣明君”全詩
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聲。
分類:
《偈頌一百五十首》釋心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釋心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尊臨四海圣明君,
步步毗盧頂上行。
自己法身只者是,
巍然千古振佳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一位圣明君主的崇拜和贊美,將他比喻為坐在毗盧頂上,統治四方的至高無上的存在。作者認為這位君主的行為舉止無不體現著智慧和高尚品質,他的存在和影響力超越了個人,成為了令人景仰的典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圣明君主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君主的崇敬之情。詩中的“尊臨四海圣明君”表達了君主的尊貴地位和智慧統治,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毗盧頂是佛教中的寶塔,象征著高度和莊嚴,將君主比喻為坐在毗盧頂上行走的意象,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卓越地位。
詩中提到“自己法身只者是”,表達了君主身份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他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更是法身的體現。法身在佛教中指的是無盡智慧與慈悲的境界,因此這句話也暗示了君主具備著偉大的智慧和慈悲心。
最后兩句“巍然千古振佳聲”,表達了君主的影響力和聲望,他的行為和言論將影響到千古,振奮人心,產生積極的影響。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偉大君主的景仰之情,并將其視為永恒的榜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一位圣明君主的深深敬仰和崇拜之情,通過對君主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君主的尊貴地位、智慧統治以及對后世的積極影響,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激發人們對偉大品質的向往和追求。
“尊臨四海圣明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wǔ shí shǒu
偈頌一百五十首
zūn lín sì hǎi shèng míng jūn, bù bù pí lú dǐng shàng xíng.
尊臨四海圣明君,步步毗盧頂上行。
zì jǐ fǎ shēn zhǐ zhě shì, wēi rán qiān gǔ zhèn jiā shēng.
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聲。
“尊臨四海圣明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