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墜於箕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勿墜於箕裘”全詩
覺天云靜,性海風休。
以悲為心,救眾生苦。
以慈為眼,觀眾生憂。
眾生何憂,憂忘內修。
眾生何苦,苦於外求。
故現宰官身,所說宰官法。
不出乎盡忠孝,守名節,保祿位,教子孫,勿墜於箕裘。
夫如是普門一十九類,楞嚴三十二應,熙怡微笑,唯唯點頭。
公堂日永篆煙浮,誓與慈容同去留。
分類:
《趙通判請贊觀音》釋心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趙通判請贊觀音》是宋代釋心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用數珠念經,坐在船上漂浮。感受到天空的寧靜,海風也停息。心懷悲傷,為拯救眾生的苦難。眼中充滿慈悲,觀察眾生的憂愁。眾生為何憂愁?憂愁因為忘記了內心的修行。眾生為何受苦?因為沉迷于外在的追求。所以現在我以官員的身份,宣揚忠孝之道,守護名節,保持職位,教導子孫,不讓他們墮落。正如普門的十九類人物,楞嚴經的三十二應,他們微笑著,點頭稱是。在公堂上,時間長久而煙霧飄浮,我發誓與慈容一同去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觀音菩薩的崇敬和對眾生痛苦的關懷。作者以悲憫之心拯救眾生,以慈悲之眼觀照眾生的憂愁。他認為眾生之憂源于忘記了內心的修行,受苦則是因為過于追求外在的物質欲望。詩中提到作者現在以官員的身份,弘揚忠孝之道,守護名節,保持職位,教導子孫,不讓他們墮落。最后,作者發誓愿與慈容一同去留,表達了他對慈悲救度的承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釋心月的思想和情感。作者通過對觀音菩薩的贊頌和對眾生的關懷,傳達了慈悲和善良的價值觀。他呼喚眾生要從內心修行,超越外在的功名利祿,追求真正的內心安寧與修煉。詩中的官員形象是作者對社會責任和道德價值的表達,他以正直和忠誠的行為影響他人,努力將善良和正義傳遞給子孫后代。最后的誓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慈悲救度的堅定決心,將自己的行動與觀音菩薩的慈悲相結合。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而深入的表達,傳遞了釋心月對眾生苦難的關懷和對修行道路的思考。同時,通過官員的形象和誓言,作者呼喚社會上更多的正直和善良,并將這種精神傳遞給后代。這種慈悲救度的情懷和對內心修煉的思考,在宋代的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對后來的文化和信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勿墜於箕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tōng pàn qǐng zàn guān yīn
趙通判請贊觀音
lún shù zhū, fàn lián zhōu.
輪數珠,泛蓮舟。
jué tiān yún jìng, xìng hǎi fēng xiū.
覺天云靜,性海風休。
yǐ bēi wèi xīn, jiù zhòng shēng kǔ.
以悲為心,救眾生苦。
yǐ cí wèi yǎn, guān zhòng shēng yōu.
以慈為眼,觀眾生憂。
zhòng shēng hé yōu, yōu wàng nèi xiū.
眾生何憂,憂忘內修。
zhòng shēng hé kǔ, kǔ yú wài qiú.
眾生何苦,苦於外求。
gù xiàn zǎi guān shēn, suǒ shuō zǎi guān fǎ.
故現宰官身,所說宰官法。
bù chū hū jìn zhōng xiào, shǒu míng jié,
不出乎盡忠孝,守名節,
bǎo lù wèi, jiào zǐ sūn,
保祿位,教子孫,
wù zhuì yú jī qiú.
勿墜於箕裘。
fū rú shì pǔ mén yī shí jiǔ lèi,
夫如是普門一十九類,
lèng yán sān shí èr yīng, xī yí wēi xiào,
楞嚴三十二應,熙怡微笑,
wěi wěi diǎn tóu.
唯唯點頭。
gōng táng rì yǒng zhuàn yān fú,
公堂日永篆煙浮,
shì yǔ cí róng tóng qù liú.
誓與慈容同去留。
“勿墜於箕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