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南始到九疑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瀧南始到九疑郡”全詩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
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
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雜曲歌辭·欸乃曲》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雜曲歌辭·欸乃曲》
偏愛這人世間的名跡,
順應世俗與時光未得安閑。
前來拜訪大官兼向其請教政事,
小舟卻駛入九疑山。
二月湘江的春水泛平,
皎潔的月亮和熏風更適宜夜行。
詠句想要越過平陽城壕,
守衛的官吏相互呼喚問名字。
千里之外的楓林煙雨彌漫,
沒有早晚只有猿猴在吟唱。
停下槳櫓靜聽曲中的寓意,
多么美好的云山韶濩音。
位于零陵郡北的湘水東岸,
浯溪地方景色如畫遍布湘中。
溪口的巨石也可成為娛樂自逸的地方,
有誰能與我一同作漁翁相伴。
下游的瀧船猶如進入深淵,
上游的瀧船仿佛要沖上天際。
瀧南終于抵達九疑郡,
那里應該有高人乘興船。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駕船游湖的情景,表現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與思考。詩中展示了作者對名跡、世俗和時光的矛盾追求,以及對大官的朝拜和政事的探討。作者以湘江的春水和夜晚的美景為背景,以楓林的雨霧和猿猴的吟唱為畫面,展現了自己在自然中尋找心靈寧靜的意愿。然后,作者描述了浯溪的美景和漁翁的生活,表達了自己與自然合為一體、逍遙自在的愿望。最后,作者又提到了九疑郡和高人乘船之事,讓讀者感受到一種隱秘而神圣的氛圍。
賞析: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心境為主線,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留白空間,使讀者產生一種詩意、寧靜和寓意的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色描寫,以及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獨立思考和追求。同時,詩中也有略帶哲理和隱逸情懷的意味,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束縛、追求內心寧靜的意愿。整首詩獨特而景色凄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以景入情的手法,使讀者能夠在文字間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聲音和對自然之美的贊嘆。
“瀧南始到九疑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ǎi nǎi qū
雜曲歌辭·欸乃曲
piān cún míng jī zài rén jiān, shùn sú yǔ shí wèi ān xián.
偏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
lái yè dà guān jiān wèn zhèng, piān zhōu què rù jiǔ yí shān.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xiāng jiāng èr yuè chūn shuǐ píng, mǎn yuè hé fēng yí yè xíng.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
chàng ráo yù guò píng yáng shù, shǒu lì xiāng hū wèn xìng míng.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qiān lǐ fēng lín yān yǔ shēn, wú cháo wú mù yǒu yuán yín.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
tíng ráo jìng tīng qǔ zhōng yì, hǎo shì yún shān sháo huò yīn.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líng líng jùn běi xiāng shuǐ dōng, wú xī xíng shèng mǎn xiāng zhōng.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
xī kǒu shí diān kān zì yì, shuí néng xiāng bàn zuò yú wēng.
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xià lóng chuán shì rù shēn yuān, shàng lóng chuán shì yù shēng tiān.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
lóng nán shǐ dào jiǔ yí jùn, yīng jué gāo rén chéng xìng chuán.
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瀧南始到九疑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