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作常貧岐路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作常貧岐路客”全詩
身雖能觸不能知,只為前因無準則。
分類:
《頌證道歌·證道歌》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證道歌·證道歌》是宋代釋印肅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損耗法財,毀滅功德,
寧愿成為常年貧窮的旅客。
雖然身體可以觸摸,卻無法認知,
這一切只因前因無法預測。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一種境界,表達了道家思想中對物質利益的看法。詩中作者提到財富的損耗和功德的毀滅,暗示了追求物質財富和功名地位所帶來的無常和虛幻性。相比之下,作者更愿意過著簡樸的生活,成為一位常年貧窮的旅客,拋棄世俗的欲望,追求心靈的自由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釋印肅對于物質追逐的批判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詩中的"損法財,滅功德"表達了物質積累和功名追求所帶來的空虛和虛幻性,強調了對于財富和地位的淡漠態度。而"寧作常貧岐路客"則表達了作者愿意過著簡樸的生活,拒絕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自由。最后兩句"身雖能觸不能知,只為前因無準則"則強調了人們對未來的無法預測和掌控,倡導放下欲望,順其自然,追求心靈的超脫。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表達,傳達了釋印肅對于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作者以財富和功名為例,表達了對于物質欲望的審視和超越,提倡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內在的平靜。這種對于物質和精神的對立和選擇,體現了道家思想中超脫塵世的追求,對于現代人來說,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引發人們對于內心追求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寧作常貧岐路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dào gē zhèng dào gē
頌證道歌·證道歌
sǔn fǎ cái, miè gōng dé,
損法財,滅功德,
níng zuò cháng pín qí lù kè.
寧作常貧岐路客。
shēn suī néng chù bù néng zhī,
身雖能觸不能知,
zhǐ wèi qián yīn wú zhǔn zé.
只為前因無準則。
“寧作常貧岐路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