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餐渴飲全無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饑餐渴飲全無措”全詩
不患寡而患不均,后代綿綿常貴富。
我道無心粥飯緣,饑餐渴飲全無措。
一家有事百家憂,心凈還如佛凈土。
廬陵米價也尋常,一粒破時全體露。
分類:
《偈頌十四首》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十四首》是宋代釋印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化彼三千七十士,
唯恐迷流增嫉妒。
不患寡而患不均,
后代綿綿常貴富。
我道無心粥飯緣,
饑餐渴飲全無措。
一家有事百家憂,
心凈還如佛凈土。
廬陵米價也尋常,
一粒破時全體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深邃的佛教智慧表達了對人們貪欲和嫉妒心態的警示,并強調了平等和心靈的清凈。
詩中提到的“化彼三千七十士”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意味著他們通過佛法的啟迪得到了解脫。詩人擔心人們會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和嫉妒。
接下來,詩人強調了不是擔心缺少財物,而是擔心財物分配不均。他認為后代的財富應該是持續增長的,不應該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詩中的“無心粥飯緣,饑餐渴飲全無措”表達了詩人超脫物質欲望的心態。他認為自己對吃穿沒有太多的執著,不會因為沒有豐盛的飯菜而感到困惑。
在這首詩中,詩人強調了一個家庭的問題會牽動百家的心,這種擔憂應該被凈化和超越,就像佛教所追求的凈土一樣。
最后,詩人提到了廬陵米,表示米價很普通,一粒米即使破裂也是完整的。這里象征著人們的內心應該堅韌不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完整和清凈。
這首詩詞通過佛教的智慧,表達了對貪欲和嫉妒心態的警示,強調了平等和心靈的清凈。詩人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遞了深入人心的哲理,啟發人們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超脫。
“饑餐渴飲全無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hí sì shǒu
偈頌十四首
huà bǐ sān qiān qī shí shì, wéi kǒng mí liú zēng jí dù.
化彼三千七十士,唯恐迷流增嫉妒。
bù huàn guǎ ér huàn bù jūn, hòu dài mián mián cháng guì fù.
不患寡而患不均,后代綿綿常貴富。
wǒ dào wú xīn zhōu fàn yuán, jī cān kě yǐn quán wú cuò.
我道無心粥飯緣,饑餐渴飲全無措。
yī jiā yǒu shì bǎi jiā yōu, xīn jìng hái rú fú jìng tǔ.
一家有事百家憂,心凈還如佛凈土。
lú líng mǐ jià yě xún cháng, yī lì pò shí quán tǐ lù.
廬陵米價也尋常,一粒破時全體露。
“饑餐渴飲全無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