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得言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用得言前”出自宋代釋印肅的《贊三十六祖頌》,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dà yòng dé yán qiá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大用得言前”全詩
《贊三十六祖頌》
阇夜多因地,昔為自在天。
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
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
分類:
《贊三十六祖頌》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贊三十六祖頌》是宋代佛教僧侶釋印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佛教思想中關于無我、無為、無作性的理念,以及對佛陀和三十六位祖師的贊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阇夜多因地,昔為自在天。
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
這首詩的詩意深奧,需要通過分析來理解。首先,"阇夜多因地"指的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的地方,也就是菩提心的來源。"昔為自在天"表達了佛陀在無量劫前曾經是一位自在天的神靈。這兩句詩意呼應,突出了佛陀的卓越背景。
接下來的兩句詩"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則表達了無我、無為、無作性的佛法觀念。"一契"意味著一種契合、一種理解或體悟,指的是人們通過證悟佛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覺醒。"無作性"強調了人們本質上沒有獨立的實體,沒有真實的自我存在,而是受各種條件因緣所影響。"大用得言前"則表示這種佛法觀念的重要性,它超越了言語和概念,是一種深刻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佛陀和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贊頌了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的故事,強調了無我和無作性的佛法觀念。通過這首詩詞,釋印肅向讀者傳遞了佛教的智慧和啟示,引導人們超越自我,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智慧。
“大用得言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n sān shí liù zǔ sòng
贊三十六祖頌
dū yè duō yīn dì, xī wèi zì zài tiān.
阇夜多因地,昔為自在天。
yī qì wú zuò xìng, dà yòng dé yán qián.
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
“大用得言前”平仄韻腳
拼音:dà yòng dé yán qi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大用得言前”的相關詩句
“大用得言前”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大用得言前”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大用得言前”出自釋印肅的 《贊三十六祖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