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元等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菩提元等平”出自宋代釋印肅的《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pú tí yuán děng píng,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菩提元等平”全詩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顆明。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
分類: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印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顆明。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凈化心靈、行善修行的主題。通過金剛隨機無盡頌的形式,詩人表達了菩提智慧的本質和摩尼寶珠的明亮光芒,將世俗的色彩和名利的束縛摒棄,追求超越物質世界的真實自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展現了佛教思想的核心價值觀。第一句“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顆明”表達了菩提的本質和摩尼寶珠的清晰光芒。菩提在佛教中代表覺悟和智慧,摩尼寶珠則象征著佛法的珍貴和光明。這兩句詩以寶貴的佛教象征物來形容凈化心靈的境界,使人們聯想到純凈、明亮和智慧的境界。
第三句“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通過對色彩的否定來強調遠離世俗的束縛。色彩在佛教中代表著欲望、執著和痛苦。詩人表達了擺脫物質欲望的重要性,認識到真正的自我超越了名利的追逐和世俗的定義。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表達,傳遞了修行者追求內心凈化、超越世俗束縛的精神追求。它思考了人生的本質和真實自我,引導讀者去超越物質,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智慧。這種寧靜和智慧的追求在佛教中被視為實現解脫和覺悟的關鍵。
“菩提元等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gāng suí jī wú jìn sòng jìng xīn xíng shàn fēn dì èr shí sān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pú tí yuán děng píng, mó ní yī kē míng.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顆明。
fēi sè fēi fēi sè, le zì běn wú míng.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
“菩提元等平”平仄韻腳
拼音:pú tí yuán děng p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菩提元等平”的相關詩句
“菩提元等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菩提元等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菩提元等平”出自釋印肅的 《金剛隨機無盡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