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又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之又空”出自宋代釋印肅的《題三門》,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kōng zhī yòu kōng,詩句平仄:平平仄平。
“空之又空”全詩
《題三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空之又空,一法常存。
要見本來真面目,除非直入這三門。
空之又空,一法常存。
要見本來真面目,除非直入這三門。
分類:
《題三門》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三門》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印肅。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玄妙的哲理。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空之又空,一法常存。
要見本來真面目,
除非直入這三門。
詩意:
這首詩詞探索了一種深奧的哲理,表達了玄妙和空靈的概念。作者通過講述"三門",指的是某種特殊的理解方式,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質。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玄"和"妙"都是指極為深奧的東西,詩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表明玄妙之道是無窮無盡的,是通往智慧的門徑。接著,"空之又空,一法常存"表達了空靈的本質,即雖然表象事物看似有形,實則是空無一物,而唯有一法(即某種固定的規律或真理)是永恒不變的。
最后兩句"要見本來真面目,除非直入這三門"強調了要理解事物的本質,必須直接領悟這三門的含義。這三門代表了一種超越表面現象的洞察力和領悟力,只有通過這種領悟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真相。
整首詩詞運用了對偶的手法,通過對比玄妙與空靈、有形與無形的對立,帶給讀者一種思考人生和宇宙間奧秘的感悟。它呼喚人們超越表象,追尋真實,并通過內心的領悟找到智慧之門。
“空之又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ān mén
題三門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kōng zhī yòu kōng, yī fǎ cháng cún.
空之又空,一法常存。
yào jiàn běn lái zhēn miàn mù, chú fēi zhí rù zhè sān mén.
要見本來真面目,除非直入這三門。
“空之又空”平仄韻腳
拼音:kōng zhī yòu kōng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空之又空”的相關詩句
“空之又空”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空之又空”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空之又空”出自釋印肅的 《題三門》,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