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一棹破煙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截流一棹破煙寒”全詩
截流一棹破煙寒,天水同秋清渺渺。
分類: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釋正覺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象,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傳達了深遠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吸盡西江向汝道,
馬師家風不草草。
截流一棹破煙寒,
天水同秋清渺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煉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意境豐富的畫面。首先,詩人描述了西江(即珠江)從遠處流淌而來,如同一條蜿蜒的線索,將讀者引向后面的描寫。這里的西江可以被視作時間的象征,它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帶領他們進入詩人的世界。
接著,詩人提到“馬師家風不草草”,這句話暗示了詩人所處的環境。馬師可能指的是詩人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詩人所屬的宗派或學派。無論是哪種解釋,這句話都傳達出一種深思熟慮、不草率的態度,暗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認真態度和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
然后,詩人用“截流一棹破煙寒”來描繪自然景觀。這句詩意蘊含豐富,有多重解讀。破煙寒可以理解為破開了寒冷的霧氣,也可以象征著對于世俗迷霧的洞察和超越。截流一棹則表達了詩人在浩渺的時間長河中,通過詩歌創作捕捉瞬間的決心和努力。
最后一句“天水同秋清渺渺”表現了一種寧靜、清寂的氛圍。天水指的是高空的水云,同秋則意味著與秋天相伴。整句詩以渺渺的形容詞來營造一種恬淡、虛無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永恒。
《偈頌二百零五首》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語言,以自然景觀為線索,傳達了深遠的詩意。詩人以堅定的態度和細膩的表達,展示了對于詩歌創作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又表達了對于人生和自然的深思。這首詩詞通過其獨特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超越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智慧。
“截流一棹破煙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頌二百零五首
xī jìn xī jiāng xiàng rǔ dào, mǎ shī jiā fēng bù cǎo cǎo.
吸盡西江向汝道,馬師家風不草草。
jié liú yī zhào pò yān hán, tiān shuǐ tóng qiū qīng miǎo miǎo.
截流一棹破煙寒,天水同秋清渺渺。
“截流一棹破煙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