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將何法作根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將何法作根塵”全詩
直下放教平穩去,更將何法作根塵。
法無根塵,心無向背。
心無向背,道合自然。
道合自然也,日日好日,年年好年。
東君刀尺裁華木,付與過頭杖子禪。
分類: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心靈的自在。
詩詞中的“一頭白發幾回春”表達了歲月的流轉,人們在紛繁世事中感受到時光的飛逝。作者通過白發的形象描繪出人生的短暫和易逝,從而引發讀者對光陰流轉的思考。
接著詩中提到“方信閑身似癡人”,這句詩意蘊含著釋放自我束縛的意味。作者認為放下世俗的追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才能真正體驗到內心的喜悅,擺脫塵世的紛擾,達到真正的自在。
緊接著詩詞中出現了“法無根塵,心無向背”這樣的表達,強調了法性的超越性。法是指佛法,根塵則是指塵世的瑣碎和雜念。這句詩提醒人們,法性超越了世俗的束縛,心無所執,不受外在的干擾,與佛法相合,心境達到自然與平和。
最后幾句“道合自然也,日日好日,年年好年。東君刀尺裁華木,付與過頭杖子禪。”表達了對道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作者認為只有與道相合,順應自然,才能體驗到每一天、每一年的美好。詩中提到的東君刀尺和杖子禪則是佛教的象征,可以理解為通過佛教修行的方式來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歲月流轉、追求自由與寧靜以及對道的追求的描繪,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心靈的自在。詩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簡練而深刻,給人以啟發和思考,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對生活和人生的深層理解。
“更將何法作根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頌二百零五首
yī tóu bái fà jǐ huí chūn, fāng xìn xián shēn shì chī rén.
一頭白發幾回春,方信閑身似癡人。
zhí xià fàng jiào píng wěn qù, gèng jiāng hé fǎ zuò gēn chén.
直下放教平穩去,更將何法作根塵。
fǎ wú gēn chén, xīn wú xiàng bèi.
法無根塵,心無向背。
xīn wú xiàng bèi, dào hé zì rán.
心無向背,道合自然。
dào hé zì rán yě, rì rì hǎo rì,
道合自然也,日日好日,
nián nián hǎo nián.
年年好年。
dōng jūn dāo chǐ cái huá mù,
東君刀尺裁華木,
fù yǔ guò tóu zhàng zǐ chán.
付與過頭杖子禪。
“更將何法作根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