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超窠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妙超窠臼”全詩
不用安排,何須饤饾。
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
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分類: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眾退后,妙超窠臼。
眾人退避,妙處超越平凡之限制。
不用安排,何須饤饾。
無需人為干預,何必過分瑣碎。
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
彈撥琴弦,誰能理解音韻之美;表達真誠,開啟心靈之門。
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在林中,不要妄自議論;三世佛陀也無法理解。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和觀念,強調了個體的自由、獨立和真實性。大眾的退后象征了世俗的束縛,而妙超窠臼則象征了超越世俗的境界。作者主張不受俗世安排和瑣碎的束縛,強調個體自身的表達和發展,以及真誠的溝通和交流。作者同時也提醒人們,在探尋個體自由的過程中,要避免陷入虛妄的爭論和紛擾,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清明。最后兩句則暗示了超越三世的境界,強調了這種境界的超越性和難以言傳的特點。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釋正覺對個體自由、真實性和超越世俗的追求。通過對比世俗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以及表達和溝通的真實性,作者呼喚人們超越紛擾,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真誠,達到更高層次的境界。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佛教思想中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內心修行的重要性。
“妙超窠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頌二百零五首
dà zhòng tuì hòu, miào chāo kē jiù.
大眾退后,妙超窠臼。
bù yòng ān pái, hé xū dìng dòu.
不用安排,何須饤饾。
dòng xián bié qū shú zhī yīn, shū cháng lì dǎn qú kāi kǒu.
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
cóng lín qiè mò luàn shāng liáng, sān shì zhū fú bù zhī yǒu.
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妙超窠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