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涵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井涵碧”全詩
拈得鼻孔,失卻舌頭。
照徹三世佛之頂{左寧右頁},把定歷代祖之襟喉。
玉井涵碧,冰壺斷流。
諸法空寂為之座,是須坐處不停囚。
分類: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組詩詞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根得旨,葉落知秋。
拈得鼻孔,失卻舌頭。
照徹三世佛之頂,把定歷代祖之襟喉。
玉井涵碧,冰壺斷流。
諸法空寂為之座,是須坐處不停囚。
詩意:
這首詩詞以佛教的哲學思想為基礎,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詩中借用了一系列意象和隱喻來闡述人生的真諦和修行的目標。通過探討歸根、葉落、鼻孔、舌頭、三世佛、歷代祖、玉井、冰壺等形象,詩人揭示了萬物皆空、無常的觀念,并呼喚人們要超越欲望、執著與束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自我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融合了佛教的智慧和藝術性,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詩中的比喻和隱喻充滿了哲理,給人以啟發和思考。例如,歸根得旨和葉落知秋表達了人們追求本源、領悟人生真諦的愿望;拈得鼻孔和失卻舌頭則意味著超越言語和欲望的境界;照徹三世佛和把定歷代祖象征了對佛法真理的深入領悟和對祖先智慧的傳承。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和宇宙的描繪,傳達了超越塵世紛擾、追求內心平靜和解脫的佛教思想。
詩詞的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哲學意義的佳作。它通過對佛教概念和形象的運用,表達了對于超脫塵世束縛的追求,以及通過修行和領悟真理來達到內心自由與平靜的目標。這首詩詞在表達人生哲學和佛教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啟示,值得人們細細品味和思考。
“玉井涵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頌二百零五首
guī gēn dé zhǐ, yè luò zhī qiū.
歸根得旨,葉落知秋。
niān dé bí kǒng, shī què shé tou.
拈得鼻孔,失卻舌頭。
zhào chè sān shì fú zhī dǐng zuǒ níng yòu yè, bǎ dìng lì dài zǔ zhī jīn hóu.
照徹三世佛之頂{左寧右頁},把定歷代祖之襟喉。
yù jǐng hán bì, bīng hú duàn liú.
玉井涵碧,冰壺斷流。
zhū fǎ kōng jì wèi zhī zuò, shì xū zuò chù bù tíng qiú.
諸法空寂為之座,是須坐處不停囚。
“玉井涵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