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應空六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影響應空六根”全詩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云夢等閑八九吞。
分類: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是宋代禪宗僧人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禪宗思想和修行的主題,探討了真實與虛幻、存在與消亡之間的關系。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
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云夢等閑八九吞。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禪宗的視角,表達了對于真實和虛幻之間關系的思考。首先,詩人用"湛存不渾,靈明不昏"來形容自己的境界,意味著他的心靈清澈明亮,不受渾濁和昏暗的干擾。這種清澈的心態使得詩人能夠洞察事物本質。
接下來,詩人以水流的形象來描述事物的生成和消亡過程。他說"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表達了一種源頭和流動的關系。這種流動不僅指的是物質世界的變化,也暗示了心靈的流動和變化。通過觀察和體驗,詩人認識到一切現象的產生都有其根源,而且都不是永恒不變的。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探討了人們對于現象的感知和如何超越感知的境界。他說"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指出人們的感知和思維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錯覺和偏見。然而,禪宗修行的目標是超越這種感知的束縛,直接領悟事物的真實本質。
詩詞的最后兩句"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表達了禪宗的核心觀念。"體本真如"指的是人的本性即與宇宙本體相通,而"來生滅之界"指的是現象的生成和消亡的世界。禪修的過程就是通過觀照現象的生滅,逐漸認識到本體的真實性質。最終,詩人希望通過禪修的實踐,能夠超越現象的表象,進入真正的禪宗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禪宗的語言和思維方式,揭示了現象和真實之間的關系,以及禪修的目標和方法。它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給讀者帶來啟迪和思考。
“影響應空六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rén bìng huà zhǔ xiě zhēn qiú zàn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zhàn cún bù hún, líng míng bù hūn.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pài fēn hé hàn dǐ, liú jué kūn lún yuán.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jiàn wén le chéng yī xiāng, yǐng xiǎng yìng kōng liù gēn.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tǐ běn zhēn rú, néng lái shēng miè zhī jiè yòng suí shēng miè,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
què rù zhēn rú zhī mén.
卻入真如之門。
cóng lín cān bǎo sān tiáo miè,
叢林參飽三條篾,
yún mèng děng xián bā jiǔ tūn.
云夢等閑八九吞。
“影響應空六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