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骨銘肌共報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鏤骨銘肌共報恩”全詩
是須記取南山語,鏤骨銘肌共報恩。
分類:
《頌古一百則》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一百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釋正覺創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覺情多念子孫,
而今慚愧起家門。
是須記取南山語,
鏤骨銘肌共報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釋正覺對子孫后代的深情厚意,并且在年老之際對自己起初的家門感到慚愧。他強調了記住南山的語言,將孝道銘刻在骨髓中,以報答祖先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淡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家國情懷和對家族血脈的思念之情。通過"老覺情多念子孫"表達了作者年邁時對子孫的深情關懷,他在生命的盡頭依然念念不忘后代的幸福。"而今慚愧起家門"表明了作者對自己起初的家門感到愧疚,可能是指他在年輕時未能有所成就或未能給家族帶來榮耀,從而在晚年感到懊悔和遺憾。
"是須記取南山語,鏤骨銘肌共報恩"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信念和決心。南山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視為道德高尚和孝道的象征,這里代表了傳統的家族價值觀。作者希望后代能夠繼承并堅守這種價值觀,將孝道銘刻在骨髓中,以報答祖先的恩情。這種銘記和報恩的意愿凸顯了作者的家族觀念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子孫后代的深情厚意和對家族傳統的思考。它強調了孝道和家族價值觀的重要性,并催人反思自己的家族責任和傳承。這首詩詞通過深情的表達和傳統的價值觀,展示了宋代文化中對家庭、傳統和孝道的重視。
“鏤骨銘肌共報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yī bǎi zé
頌古一百則
lǎo jué qíng duō niàn zǐ sūn, ér jīn cán kuì qǐ jiā mén.
老覺情多念子孫,而今慚愧起家門。
shì xū jì qǔ nán shān yǔ, lòu gǔ míng jī gòng bào ēn.
是須記取南山語,鏤骨銘肌共報恩。
“鏤骨銘肌共報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