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樹壺公妙有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掛樹壺公妙有家”全詩
爛柯樵子疑無路,掛樹壺公妙有家。
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風雪陣擁蘆花。
寒魚著底不吞餌,興盡清歌卻轉槎。
分類:
《頌古一百則》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一百則》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頌古一百則
收盡余懷厭事華,
歸來何所是生涯。
爛柯樵子疑無路,
掛樹壺公妙有家。
夜水金波浮桂影,
秋風雪陣擁蘆花。
寒魚著底不吞餌,
興盡清歌卻轉槎。
中文譯文:
收集了所有倦怠塵世的心情,
回歸后生活在何方?
那破敗的柯木使樵夫迷失了方向,
而高掛在樹上的壺公卻擁有妙趣之家。
夜晚的水面上泛起金色波紋,映照出桂樹的影子,
秋風中,雪花像陣陣護蘆花的軍隊一樣飄飛。
寒冷的魚兒貼著水底,不肯吞食魚餌,
興致盡頭時,清歌卻轉向了輕巧的船槳。
詩意和賞析:
《頌古一百則》這首詩以自然意象和禪宗思維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繁華的厭倦和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
首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俗世的失望和迷茫,他對忙碌的世事感到厭倦,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卻不知道應該去何處。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一個樵夫和一個壺公。樵夫迷失了方向,走到了一片破敗的柯木之中,感到困惑和迷茫;而壺公則高掛在樹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居所,寓意著一種禪宗的境地,表達了詩人對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之后的兩句以夜水和秋風為背景,展現了自然界的美景。夜晚的水面泛起金色波紋,映照出桂樹的倒影,給人以寧靜而美好的感覺;秋風中飄落的雪花像是保護蘆花的軍隊,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秩序。
最后的兩句描寫了一條寒冷的魚,它貼在水底,不肯吞食魚餌,可能寓意著清心寡欲的境界。而當詩人的興致盡頭時,清歌卻轉向了輕巧的船槳,以此表達了詩人禪宗思維的境界和對自然的感悟。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禪宗思維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厭倦和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心靈寧靜的渴望。它展示了宋代士人對于自然與人生的思考,體現了禪宗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
“掛樹壺公妙有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yī bǎi zé
頌古一百則
shōu jǐn yú huái yàn shì huá, guī lái hé suǒ shì shēng yá.
收盡余懷厭事華,歸來何所是生涯。
làn kē qiáo zǐ yí wú lù, guà shù hú gōng miào yǒu jiā.
爛柯樵子疑無路,掛樹壺公妙有家。
yè shuǐ jīn bō fú guì yǐng, qiū fēng xuě zhèn yōng lú huā.
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風雪陣擁蘆花。
hán yú zhe dǐ bù tūn ěr, xìng jìn qīng gē què zhuǎn chá.
寒魚著底不吞餌,興盡清歌卻轉槎。
“掛樹壺公妙有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