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聽隨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聽隨眺”全詩
與太虛等量,與物情同道。
應色應聲,隨聽隨眺。
入三世而非去來,混萬緣而無正倒。
云日低時字雁橫,夜蟾落處孤猿叫。
分類:
《偈頌七十八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八首》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偈頌七十八首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這里描述了一種深刻的領悟,即人的本性是覺性,覺性的本質是清晰而奇妙的。通過覺察自己的本性,人們可以領悟生命的奧妙。
與太虛等量,與物情同道。
這句表達了一個平衡的觀念,將人的本性與宇宙的虛空相等看待,與一切萬物的情感和道理相融合。它強調了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的和諧關系。
應色應聲,隨聽隨眺。
這句詩意呼應了人們對于外界的感知和體驗。人們應當隨著色彩的變化和聲音的起伏,隨時隨地地傾聽和欣賞周圍的事物。
入三世而非去來,混萬緣而無正倒。
這句詩意深奧,表達了人們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境界。它指出了人的存在超越了生死輪回的界限,超越了對善惡、對正邪的判斷。人們在萬物的環繞中,不受世俗的束縛,不陷入對對立事物的執著。
云日低時字雁橫,夜蟾落處孤猿叫。
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人們對于自然的贊美和對離散的思念。云日低時,字雁橫飛,象征著文字的傳遞和交流;夜晚蟾光下,孤猿的叫聲,寄托了人們對于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深邃的語言和抽象的意象,表達了對于人性、宇宙和自然的獨特理解。它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并表達了對于離散的思念和對于奇妙生命的領悟。
“隨聽隨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偈頌七十八首
xìng jué miào míng, běn jué míng miào.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yǔ tài xū děng liàng, yǔ wù qíng tóng dào.
與太虛等量,與物情同道。
yīng sè yīng shēng, suí tīng suí tiào.
應色應聲,隨聽隨眺。
rù sān shì ér fēi qù lái, hùn wàn yuán ér wú zhèng dào.
入三世而非去來,混萬緣而無正倒。
yún rì dī shí zì yàn héng, yè chán luò chù gū yuán jiào.
云日低時字雁橫,夜蟾落處孤猿叫。
“隨聽隨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