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有闐闐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有闐闐騎”全詩
囂靜本殊途,因依偶同寄。
亭亭乍干云,裊裊亦垂地。
人有異我心,我無異人意。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郵竹》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郵竹》是唐代文學家元稹所作的一首詩,描繪了庭中竹子幽靜的景象,以及門外經過的騎馬聲,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緒。
詩中描述了庭中的竹子“蕭蕭”的聲音,形容了竹子的幽靜和寧靜。門外傳來“闐闐”的騎馬聲,表示外面的喧囂和熱鬧。作者注意到這兩個聲音是截然不同的,各自有其特殊的道路和命運。然而,由于信馬由韁的馬匹在附近駐足,作者把這兩種聲音與自己的情感聯系起來,把自己的感慨寄托在竹子和騎馬聲之間。
竹子高高地聳立在云端,又似乎微妙地垂下地面。作者認為人之間的感情是多樣和互異的,但他自己并不與他人有太大的分別,始終保持一顆平常的心,與大眾的意見沒有太大的差異。
這首詩以描述庭中竹子和門外騎馬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歸屬感和超然的態度。竹子代表了平靜和寧靜,而騎馬聲則代表了喧囂和囂張。作者通過將自己與這兩種聲音聯系起來,表達了自己對人與事物之間的深刻思考和內心感受。整首詩寥寥數語,卻表達了詩人在喧囂世界中保持內心平靜的追求。
“門有闐闐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zhú
郵竹
tíng yǒu xiāo xiāo zhú, mén yǒu tián tián qí.
庭有蕭蕭竹,門有闐闐騎。
xiāo jìng běn shū tú, yīn yī ǒu tóng jì.
囂靜本殊途,因依偶同寄。
tíng tíng zhà gàn yún, niǎo niǎo yì chuí dì.
亭亭乍干云,裊裊亦垂地。
rén yǒu yì wǒ xīn, wǒ wú yì rén yì.
人有異我心,我無異人意。
“門有闐闐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