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掣斷紫絲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閑掣斷紫絲絛”全詩
不是神,不是鬼。
不是佛,不是物。
只知白云無心,誰辨青山在目。
夜明識取斷蛇珠,潭寒退下蒼龍骨。
等閑掣斷紫絲絛,天上人間收不得。
收不得,底事從來沒窠窟。
分類:
《偈頌七十八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八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文字描繪了一種超越界限的存在狀態,表達了一種超越人世間二元對立的哲學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不是男,不是女。
不是神,不是鬼。
不是佛,不是物。
只知白云無心,誰辨青山在目。
夜明識取斷蛇珠,潭寒退下蒼龍骨。
等閑掣斷紫絲絛,天上人間收不得。
收不得,底事從來沒窠窟。
詩詞中的詩意表達了一種超越性別、身份和形態的境界。作者用一系列的反問句來否定諸多對立的概念,包括男女、神鬼、佛物等。這種否定并非是對這些概念的否定,而是超越了這些界限,突顯了一種超越人世間表象的存在狀態。
在詩詞中,白云無心、青山在目的描繪,表達了超然無欲的境界。作者通過描述自然界的景物,表達了超越人世間繁雜紛擾的境界,進一步強調了超越界限的存在。
詩詞后半部分則描繪了一種超自然的情景,夜晚明亮時能夠察覺到斷蛇的珠寶,寒冷的潭水能夠讓蒼龍的骨頭退去。這種描繪與前半部分的超越境界相呼應,表達了一種人間無法捕捉或掌握的超凡存在。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超越了人世間的種種限制和界限。作者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展示了一種超越人性的境界,使讀者在琢磨其中的意境時,也對人生的局限性有所思考。這首詩詞所表達的超越性和境界感,使其成為一首具有哲學意味的佳作,值得我們深入品味。
“等閑掣斷紫絲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偈頌七十八首
bú shì nán, bú shì nǚ.
不是男,不是女。
bú shì shén, bú shì guǐ.
不是神,不是鬼。
bú shì fú, bú shì wù.
不是佛,不是物。
zhǐ zhī bái yún wú xīn, shuí biàn qīng shān zài mù.
只知白云無心,誰辨青山在目。
yè míng shí qǔ duàn shé zhū, tán hán tuì xià cāng lóng gǔ.
夜明識取斷蛇珠,潭寒退下蒼龍骨。
děng xián chè duàn zǐ sī tāo,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shōu bù dé.
等閑掣斷紫絲絛,天上人間收不得。
shōu bù dé, dǐ shì cóng lái méi kē kū.
收不得,底事從來沒窠窟。
“等閑掣斷紫絲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