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此見聞非見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此見聞非見聞”出自宋代釋正覺的《偈十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í cǐ jiàn wén fēi jiàn wén,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即此見聞非見聞”全詩
《偈十首》
即此見聞非見聞,更無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
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
分類:
《偈十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十首》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即此見聞非見聞,
更無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無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詩意:
這里所見所聞并非真正的見聞,
也無法通過聲音和色彩來向你展示。
如果你真正明白其中的意義,
那么事物的形式和功能又有何區別呢?
賞析:
《偈十首》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探討了現實世界和人們對于事物本質的認知。詩人用“即此見聞非見聞”表達了對于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世界的懷疑,認為這些感知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本質。詩中的“聲色”指的是外在的表象,意味著人們所認知的世界只是表面的現象,而無法觸及事物的本質。
接著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詩人認為,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質,那么形式和功能又有何區別呢?這里的“體用”指的是事物的形式和功能,而“分不分”則是指劃分和區分的意義。詩人認為,當我們超越表象,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時,形式和功能之間的區別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偈十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釋正覺對于世界本質和認知的思考,引人深思。它通過審視現實世界的多重層面,提醒我們不要僅僅滯留在表面,而是要追求對事物本質的理解,超越形式和功能的限制。這首詩詞富有禪宗的思想特點,以簡潔的語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即此見聞非見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shǒu
偈十首
jí cǐ jiàn wén fēi jiàn wén, gèng wú shēng sè kě chéng jūn.
即此見聞非見聞,更無聲色可呈君。
gè zhōng ruò le quán wú shì, tǐ yòng hé fáng fēn bù fēn.
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
“即此見聞非見聞”平仄韻腳
拼音:jí cǐ jiàn wén fēi jiàn w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即此見聞非見聞”的相關詩句
“即此見聞非見聞”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即此見聞非見聞”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即此見聞非見聞”出自釋正覺的 《偈十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