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緣即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緣即照”全詩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心無形影,對緣即照。
分類:
《偈十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正覺
詩意:
《偈十首》是一首佛教詩歌,由宋代的佛教僧人釋正覺所作。詩中表達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強調心性的本質以及對外界事物的覺知和理解。詩歌以簡潔的語言闡述了佛法的教義,強調了人們在當下的覺悟和體驗的重要性。
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佛法的智慧。首先,詩中表達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態度,即“萬法是心光”,意味著一切現象皆來自內心的光明。這里的“心光”可以理解為內心的智慧和覺知,它是洞察一切事物的源泉。
接著,詩中提到了“諸緣唯性曉”,強調了佛法對于事物的本質的洞察。這句話指出,通過覺知和智慧,我們能夠透徹地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超越表象而直接認知其本質。這種對于事物本質的認知,不受外界因緣的干擾,只憑內心的智慧去領悟。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對人們覺悟的呼喚。詩中說道:“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這句話意味著本來就沒有分別迷悟的人,只要在當下覺悟即可。這里強調了覺悟的重要性,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時刻,通過覺知和智慧獲得解脫和認知的境界。
最后,詩中提到“心無形影,對緣即照”,強調了內心清凈無礙的狀態。當我們的心沒有被外界的形象所擾亂時,我們就能夠準確地理解外界的因緣。這句話也暗示了內心的平靜與智慧的相互關系,只有內心平和寧靜時,我們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質。
總的來說,《偈十首》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佛法的智慧和覺悟的重要性。它呼喚人們在當下去覺察和體驗,通過內心的智慧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質,并以平靜的心境去面對外界的因緣。這首詩詞啟示人們要用智慧和覺知去體驗當下的存在,尋求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對緣即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shǒu
偈十首
wàn fǎ shì xīn guāng, zhū yuán wéi xìng xiǎo.
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
běn wú mí wù rén, zhǐ yào jīn rì le.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xīn wú xíng yǐng, duì yuán jí zhào.
心無形影,對緣即照。
“對緣即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