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初平已得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氏初平已得仙”全詩
滿地癡羊不收拾,夕陽零亂繞籬眠。
分類:
《與法上人南谷過黃氏居》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與法上人南谷過黃氏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釋正覺
淡煙蒼樹水濺濺,
黃氏初平已得仙。
滿地癡羊不收拾,
夕陽零亂繞籬眠。
中文譯文:
淡淡的煙霧籠罩蒼翠的樹木,水滴濺濺而下,
黃氏莊園初次平靜,已有人實現了仙境般的生活。
滿地游蕩的羊群無人收拾,
夕陽散亂地繞過籬笆,安然入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佛教僧人釋正覺創作的作品。詩人描述了自己與法上人(指佛教中高級僧侶)一同來到南谷,經過了黃氏居住的莊園。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莊園情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畫面和寥寥幾句字,傳遞出深邃的意境和禪意。
詩中的“淡煙蒼樹水濺濺”一句,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樹木周圍飄蕩的淡淡煙霧和水滴的景象,給人以清新、恬靜的感覺。這里的煙霧和水滴也可以被視為生命中的煩惱和雜念,而它們在佛法的洗滌下逐漸消散。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黃氏莊園,“黃氏初平已得仙”,表達了莊園初次歸于平靜的狀態,并以“得仙”來形容黃氏的境界,暗示莊園主人已經獲得了超凡脫俗的境地,與佛教中的仙境相通。這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與佛教追求解脫和心靈凈化的理念相呼應。
詩的結尾部分,以“滿地癡羊不收拾,夕陽零亂繞籬眠”來描繪黃氏莊園內游蕩的羊群和夕陽的景象。這里的“滿地癡羊”可以被視為世俗的紛擾和煩惱,而“不收拾”則暗示著釋正覺與法上人并未受其困擾,保持了內心的寧靜和超脫。夕陽的“零亂”則為整幅畫面增添了一絲迷離和淡然的氛圍,也與佛教中對于無常的思考相呼應。
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莊園情景的描繪,詩人以簡潔的文字傳遞了禪意和超脫世俗的境界。他以淡雅、靜謐的筆觸,表達了對于內心寧靜、超越塵世的追求,以及對于人生煩惱和無常的思考。整首詩流露出一種靜謐、超脫的禪意美,引導讀者反思人生的意義和追求內心的平靜。
“黃氏初平已得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fǎ shàng rén nán gǔ guò huáng shì jū
與法上人南谷過黃氏居
dàn yān cāng shù shuǐ jiàn jiàn, huáng shì chū píng yǐ dé xiān.
淡煙蒼樹水濺濺,黃氏初平已得仙。
mǎn dì chī yáng bù shōu shí, xī yáng líng luàn rào lí mián.
滿地癡羊不收拾,夕陽零亂繞籬眠。
“黃氏初平已得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