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坐嘆知何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吟坐嘆知何極”全詩
今夜商山館中夢,分明同在后堂前。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感夢》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夢》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吟坐嘆知何極,
影絕魂銷動隔年。
今夜商山館中夢,
分明同在后堂前。
譯文:
行走吟誦忍嘆息,不知何等苦境到底;
影子消逝、魂靈離散,動容隔斷了一年;
今夜在商山館中的夢里,
清晰地仿佛就在堂后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的夢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悵惘和夢中情景的真實感受。詩中描述了行走吟詠而思嘆時的苦悶之感,以及思緒回到夢中情景時的明晰和真實感。
第一句直接表達了詩人行走、吟詠時的感嘆和思索,暗示著作者多次流連于吟詠中,思考生命及人世的無常和變幻。
第二句以隱喻的形式描繪了作者的夢魘和心靈的離散,魂魄消散,說明了一年來的時間已經將其與夢境分隔開來。
最后兩句則描繪了作者在商山館中的夢境,夢幻中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清晰地感受到了以前的情景,以及夢中的人物和景物。
這首詩通過運用夢境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記憶的思考,同時也借夢境的真實感受,強調了詩人內心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世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鮮明,展現了唐代詩人書寫夢境的深度和靈動。
“行吟坐嘆知何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mèng
感夢
xíng yín zuò tàn zhī hé jí, yǐng jué hún xiāo dòng gé nián.
行吟坐嘆知何極,影絕魂銷動隔年。
jīn yè shāng shān guǎn zhōng mèng, fēn míng tóng zài hòu táng qián.
今夜商山館中夢,分明同在后堂前。
“行吟坐嘆知何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