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見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空見明月”全詩
芥子之中入正定,須彌山中從定出。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分類: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釋智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為釋智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老木成喬林,
秋空見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
須彌山中從定出。
過去佛,現在佛,
未來佛,無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
中文譯文:
古老的樹木成為蒼翠的林木,
秋天的天空見證明亮的月光。
微小如芥子的一切融入至真的定境,
巍峨如須彌山的眾生從定境中出現。
過去的佛陀、現在的佛陀,
未來的佛陀,無物能與之相比擬,
請告訴我應該如何表達。
詩意與賞析: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佛教意味濃厚的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思考和領悟。詩中以自然景物和佛教哲理相結合,通過對樹木、秋天、月亮等元素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佛性覺醒的追求。
詩的開篇以老木成喬林的景象描繪,意味著修行者通過歲月的洗禮和歷練,經驗豐富、智慧成熟。接著,秋天的天空中明亮的月光出現,象征著智慧和覺悟的啟迪。這里的秋天和明月可以理解為修行者心境的凈化和明亮。
接下來的兩句“芥子之中入正定,須彌山中從定出”是詩中的重點,表達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過程。芥子是微小的種子,代表著人們微小的存在,而正定則是佛教中修行者通過專注和覺知達到的境界。這兩句詩揭示了修行的核心,即通過心境的安定與凈化,可以超越個體的局限,達到宏觀的境界。
接下來的三句“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表達了佛法的無邊無際和超越時空的特性。過去、現在、未來的佛,是指佛性的存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物可與之相比。這種超越的境界使詩人感到無法言說,表達了對佛性智慧的敬畏和無限崇高的贊嘆。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隱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佛教哲理和修行的思考。通過對自然界和佛法的融合,詩人展示了對生命和宇宙本質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佛性智慧的追求和敬畏。
請注意,以上賞析僅為個人理解和解讀,不同的閱讀者可能有不同的詮釋和感受。
“秋空見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yī bǎi liù shí jiǔ shǒu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lǎo mù chéng qiáo lín, qiū kōng jiàn míng yuè.
老木成喬林,秋空見明月。
jiè zǐ zhī zhōng rù zhèng dìng, xū mí shān zhōng cóng dìng chū.
芥子之中入正定,須彌山中從定出。
guò qù fó, xiàn zài fú,
過去佛,現在佛,
wèi lái fú, wú wù kān bǐ lún,
未來佛,無物堪比倫,
jiào wǒ rú hé shuō.
教我如何說。
“秋空見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