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照三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圓照三昧”全詩
緣心自在,東倒西擂。
異中現同,小中現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聲,甚處與他相見,婺機羅,川紙會。
分類: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釋智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釋智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爰從耳門,圓照三昧。
緣心自在,東倒西擂。
異中現同,小中現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聲,甚處與他相見,婺機羅,川紙會。
詩意:
這首詩以佛教的智慧為背景,表達了一種超越感官的境界和心靈自由的狀態。詩中通過耳門的啟發,展現了一種內心的覺醒,使人能夠領悟到深奧的三昧境界。在這種境界中,心靈與世界的關系不再受外界影響,自由自在地存在著。詩人還通過對異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同異合一的觀念,即在微小之中能夠顯現無限的宇宙奧秘。
賞析: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佛教思想。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體現詩人對境界的描繪和詮釋。通過耳門的形象描繪,詩人意圖傳達啟發心靈的重要性,說明只有通過內心的覺醒,方能達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脫。詩中的異中現同、小中現大的表述,呈現了一種超越對立和局限的思維模式,體現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觀念。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超越感官世界的境界,意境深遠而富有哲理。詩人以婺機羅、川紙會等形象的描繪,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詩意緊密結合,使詩詞更具現實意義和情感共鳴。通過這種方式,詩人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思考方式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以佛教智慧為靈感的詩詞,通過簡潔而深邃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境界和心靈的自由。它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啟發、覺醒和超越的追求,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觀念。這首詩詞不僅具有哲學性的思考價值,也給予人們對生活的思索和啟示。
“圓照三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yī bǎi liù shí jiǔ shǒu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yuán cóng ěr mén, yuán zhào sān mèi.
爰從耳門,圓照三昧。
yuán xīn zì zài, dōng dào xī léi.
緣心自在,東倒西擂。
yì zhōng xiàn tóng, xiǎo zhōng xiàn dà.
異中現同,小中現大。
zhī rú bù shè yǎn sè ěr shēng, shén chù yǔ tā xiāng jiàn,
只如不涉眼色耳聲,甚處與他相見,
wù jī luó, chuān zhǐ huì.
婺機羅,川紙會。
“圓照三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