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全詩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辜負春山啼杜鵑。
樊將軍向補陀山上禮觀音大士,不知不覺,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
分類: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釋智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釋智朋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放下金色的僧杖,身臨七尺戰場。
今春又匆匆過去,何時才是歸家之年?
辜負了春天山間杜鵑的啼聲。
樊將軍向補陀山禮拜觀音大士,
不知不覺地,我在五臺山和峨嵋山見到了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詩意: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表達禪師離開僧院,投身戰場的詩詞。詩人將金色的僧杖放下,去面對七尺的戰場。他感嘆時間的流逝,春天又匆匆過去,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家鄉。他感到懊悔,因為錯過了春天山間杜鵑的啼聲,錯過了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他提到樊將軍向補陀山禮拜觀音大士,自己則在五臺山和峨嵋山偶然間見到了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這可能是在表達他在戰爭中的心靈寄托和尋求寬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禪師投身戰場的描寫,表達了禪師內心的紛亂和對歸家的渴望。詩中的春天和山間杜鵑的啼聲象征著美好和寧靜,而戰場則象征著痛苦和壓力。禪師在其中感到深深的懊悔,覺得自己辜負了春天的美景。然而,詩人在最后提到了樊將軍向觀音大士行禮,以及自己在五臺山和峨嵋山偶然遇到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這可能是在表達一個轉機和尋求心靈慰藉的過程。整首詩意蘊含深沉,反映了禪師在戰亂中的內心掙扎和對心靈歸宿的追求。
“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yī bǎi liù shí jiǔ shǒu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bà niān jīn xī, qī chǐ jūn qián.
罷拈金錫,七尺軍前。
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gū fù chūn shān tí dù juān.
辜負春山啼杜鵑。
fán jiāng jūn xiàng bǔ tuó shān shàng lǐ guān yīn dà shì,
樊將軍向補陀山上禮觀音大士,
bù zhī bù jué, zài wǔ tái é méi jiàn wén shū pǔ xián.
不知不覺,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
“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