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指地不分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天指地不分明”出自宋代釋智愚的《偈頌十七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zhǐ tiān zhǐ dì bù fēn míng,詩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指天指地不分明”全詩
《偈頌十七首》
七步周行猶仿佛。
指天指地不分明。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驢年也不清。
指天指地不分明。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驢年也不清。
分類:
《偈頌十七首》釋智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十七首》是宋代釋智愚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七步周行猶仿佛。
七步的往返仿佛如同周而復始。
這句詩描繪了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循環往復,無法脫離的狀態。無論怎樣努力,人們似乎總是陷入重復的境地,循環不已。
指天指地不分明。
指天和指地已經模糊不清。
這句詩表達了人們對于天地之間事物的認知變得模糊不清的狀態。也許是因為生活的瑣碎和紛繁,讓人們無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是非既落傍人耳,
是非已經附著在人們的耳邊,
這句詩指出了是非之辯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部分。人們時常被各種言論和傳聞所困擾,導致真相和謊言難以分辨。
洗到驢年也不清。
即使洗到驢年也洗不干凈。
這句詩用夸張的表達形式,暗示了人們對于事情的認知和理解無論經過多久的時間也無法真正澄清。無論多么努力去尋求真相,仍然會感到困惑和迷茫。
詩詞《偈頌十七首》通過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人們生活狀態的思考和感悟。人們似乎陷入了一個無法擺脫的循環中,對于事物的認知也變得模糊不清。與此同時,是非之辯和迷茫也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態。整首詩以夸張的手法,強調了人們對于真相的追求和困惑的無限延續。這首詩詞引發了人們對于生活意義和思維方式的思考,以及對于人類認知局限的反思。
“指天指地不分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hí qī shǒu
偈頌十七首
qī bù zhōu xíng yóu fǎng fú.
七步周行猶仿佛。
zhǐ tiān zhǐ dì bù fēn míng.
指天指地不分明。
shì fēi jì luò bàng rén ěr, xǐ dào lǘ nián yě bù qīng.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驢年也不清。
“指天指地不分明”平仄韻腳
拼音:zhǐ tiān zhǐ dì bù fēn mí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指天指地不分明”的相關詩句
“指天指地不分明”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指天指地不分明”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指天指地不分明”出自釋智愚的 《偈頌十七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