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臨濟掌黃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思臨濟掌黃檗”全詩
見面受用,千難萬難。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以華亭把釣竿。
分類:
《偈頌十七首》釋智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智愚
譯文: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
見面受用,千難萬難。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以華亭把釣竿。
詩意:
《偈頌十七首》是由宋代的佛教僧人釋智愚所創作的詩詞。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表達,揭示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描述了朝朝相似、日日一般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日常瑣事的深思,并指出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珍貴的瞬間。詩中的“見面受用,千難萬難”表達了對于真正體驗生活的困難與挑戰,意味著我們要克服內心的種種障礙才能真正領略生活的美好。
這首詩還涉及到了兩位佛教祖師的名字。"臨濟"指的是中國禪宗的祖師臨濟宗杲,而"黃檗"則是指中國禪宗的祖師黃檗希運。通過提及這兩位禪宗祖師,詩人表達了對佛法的思考和追求,暗示著通過禪修與悟道,人們可以超越塵世的紛擾,獲得內心的寧靜與解脫。
最后一句詩中的“華亭把釣竿”則是指華亭是一個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的地名,而“把釣竿”則是比喻放下塵世的煩惱,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
賞析:
《偈頌十七首》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深邃的禪宗思想,通過描述朝夕相似的生活和對日常瑣事的思考,詩人引導我們反思生活的真諦和意義。這首詩通過禪宗的視角,告誡人們要超越塵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解脫。詩中的佛教名詞和隱喻增添了禪意,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內涵。詩人以簡練而精準的語言,喚醒讀者對生活的覺知,引導人們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自由。這首詩詞啟迪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提醒我們在平凡的日常中,也能發現美好和重要的事物。
“因思臨濟掌黃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hí qī shǒu
偈頌十七首
zhāo zhāo xiāng sì, rì rì yì bān.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
jiàn miàn shòu yòng, qiān nán wàn nán.
見面受用,千難萬難。
yīn sī lín jì zhǎng huáng bò, hé yǐ huá tíng bǎ diào gān.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以華亭把釣竿。
“因思臨濟掌黃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