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憲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有憲章”全詩
月冷風高,古巖寒檜。
堪笑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手把白玉鞭,驪珠盡擊碎。
不擊碎,增瑕類,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分類:
《頌一百則》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一百則》是宋代釋重顯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頌一百則
問曾不知,答還不會。
月冷風高,古巖寒檜。
堪笑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手把白玉鞭,驪珠盡擊碎。
不擊碎,增瑕類,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中文譯文:
頌揚一百個情節,
問曾不知,答還不會。
月寒風高,古巖上的寒松。
可笑的是,路上遇見的達道人,
不言不語,只是默默相對。
手握白玉鞭,驪珠全部打碎。
不去打碎,卻增加了瑕疵,
國家有憲章,列舉了三千條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形式表達了一種頌揚的情感。作者以問答的方式引出詩中的情節,表達了對某種境況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表達了一種不解和不了解的疑問,即作者曾經不知道,現在也無法理解。接著,通過描繪月亮冷冷的、風高的情景和寒冷的古巖和寒松,強調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一個達道人,作者對其表示可笑。這個達道人選擇保持沉默,不愿與人交流,這與詩中描述的凄涼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以此暗示了達道人的孤獨和與世隔絕的狀態。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手中握著的白玉鞭,以及鞭上的驪珠被擊碎的情景。這里的白玉鞭和驪珠可以被視作象征權力和榮譽的象征物,而擊碎的行為則暗示了權力的瑕疵和榮譽的毀滅。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達道人、玉鞭的隱喻,以及對國家憲章和罪惡的提及,表達了對現實中種種不完美的批判和對權力的警示。詩中的凄涼氛圍和對瑕疵的揭示,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深沉的思考和哲理性的意味。
“國有憲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ī bǎi zé
頌一百則
wèn céng bù zhī, dá hái bú huì.
問曾不知,答還不會。
yuè lěng fēng gāo, gǔ yán hán guì.
月冷風高,古巖寒檜。
kān xiào lù féng dá dào rén, bù jiāng yǔ mò duì.
堪笑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shǒu bà bái yù biān, lí zhū jǐn jī suì.
手把白玉鞭,驪珠盡擊碎。
bù jī suì, zēng xiá lèi,
不擊碎,增瑕類,
guó yǒu xiàn zhāng, sān qiān tiáo zuì.
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國有憲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