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寄瓶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時寄瓶錫”全詩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分類:
《思歸引》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歸引》是宋代釋重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思歸引
常憶在廬山,隨時寄瓶錫。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譯文:
常常懷念在廬山,隨時寄送瓶中的錫。
五百個和一千個,聚在一起共同度過時光。
猿猴攀爬的身影還未回來,仙鶴望著心情也失落。
告訴那位王老師,我遲鈍無處可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思念之情。廬山是中國有名的風景名勝,他在遠離廬山的時候,常常懷念它的美景和寧靜。詩人用"瓶錫"一詞,暗示自己寄托思念之情的方式,將自己的思緒裝進瓶中,通過瓶中的錫來表達。五百和一千則表示一段時間的長久,詩人希望能和朋友們一起聚首,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然而,猿猴攀爬的身影未曾歸來,仙鶴俯瞰的情景也失去了美好。最后,詩人以自嘲的口吻稱自己遲鈍,希望能向王老師請教,尋找更多的智慧和啟示。
賞析:
《思歸引》通過對廬山的思念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廬山作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山脈,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了許多文人墨客追求靈感和向往歸宿的地方。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將自己的思緒和情感傳達給讀者。瓶中的錫象征著詩人的心靈,他將思念之情寄托在其中,希望與朋友們共同分享。然而,現實中的阻礙和意外使得這份情感無法完全實現。詩人自嘲地稱自己遲鈍,表達了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求教的渴望。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追求,引發讀者對故鄉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隨時寄瓶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uī yǐn
思歸引
cháng yì zài lú shān, suí shí jì píng xī.
常憶在廬山,隨時寄瓶錫。
wǔ bǎi yǔ yī qiān, jù tóu tóng qiǎn rì.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yuán pān yǐng wèi huí, hè wàng qíng hái shī.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jiào tā wáng lǎo shī, chī dùn wú chǔ mì.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隨時寄瓶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