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金槍頓懶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寶馬金槍頓懶觀”全詩
大功不賜將軍賞,寶馬金槍頓懶觀。
分類:
《頌古一○一首》釋子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一○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子淳。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海煙塵已晏然,
當軒明月照人寒。
大功不賜將軍賞,
寶馬金槍頓懶觀。
譯文:
大地上的煙塵已經漸漸散去,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人們的寒冷。
將軍們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
他們的寶馬和金槍顯得黯淡無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時代的景象。"四海煙塵已晏然"表達了戰爭的烽火已經熄滅,大地上的煙塵逐漸消散的意象。"當軒明月照人寒"借用明亮的月光照耀人們的寒冷來表達人們在和平時期所面臨的困境和寒冷的現實。"大功不賜將軍賞"暗示了那些為國家立下了大功勞的將軍們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和賞賜,他們的辛勤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寶馬金槍頓懶觀"則象征了他們的寶馬和金槍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顯得黯淡無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詞語和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時期將軍們的困境和不幸遭遇。通過對四海煙塵的描述,詩人表達了戰亂已過,但人們仍然感受到寒冷和困苦的現實。將軍們為國家立下了大功,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的辛勤付出被忽視和遺忘。寶馬和金槍作為象征將軍權威和榮耀的象征物,此刻卻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顯得黯淡無光。整首詩詞透露出對將軍們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無奈之情,通過對比將軍們昔日輝煌與現實的落差,呼喚著對英雄們應有的尊重和賞識。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有力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對將軍們遭遇的關注和同情,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對英雄們的冷漠和對戰爭后遺癥的思考。它以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喚起讀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反思。
“寶馬金槍頓懶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yī yī shǒu
頌古一○一首
sì hǎi yān chén yǐ yàn rán, dāng xuān míng yuè zhào rén hán.
四海煙塵已晏然,當軒明月照人寒。
dà gōng bù cì jiāng jūn shǎng, bǎo mǎ jīn qiāng dùn lǎn guān.
大功不賜將軍賞,寶馬金槍頓懶觀。
“寶馬金槍頓懶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