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過眼千千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年過眼千千卷”全詩
三年過眼千千卷,此際分明一字無。
分類:
《閱藏后題智證庵壁》釋宗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閱藏后題智證庵壁》
朝代:宋代
作者:釋宗杲
中文譯文:
柏子拈來香滿廬,
蒲團靜里結跏呋。
三年過眼千千卷,
此際分明一字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由宋代的佛教僧人釋宗杲創作的。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在智證庵閱讀藏書后的心境和感悟,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首句"柏子拈來香滿廬",柏子是一種常用于香爐的植物,詩人手拈柏子,代表他在修行中獻上自己的心意。香滿廬意味著整個庵堂充滿了精神和心靈的香氣,這里可以理解為修行之地。這句詩意味深長,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凈化。
第二句"蒲團靜里結跏呋",蒲團是佛教修行中打坐時所用的墊子,結跏呋指的是坐禪的姿勢。詩人坐在靜謐的蒲團上,采用禪修的姿勢,進入了一個靜謐的境界。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在閱讀和修行中達到的心靈的平和與安寧。
接下來的兩句"三年過眼千千卷,此際分明一字無",表達了詩人在閱讀大量經書后的感悟。三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眼前瀏覽過千千萬萬卷的經典,然而在這個瞬間,詩人領悟到的卻是一無所有,沒有真正的文字或言語可以形容。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智慧和真理的領悟,超越了言語和文字的限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在閱讀與修行中的心境和領悟,表達了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內在追求。詩人通過靜謐的場景和簡練的語言,揭示了人生中超越表面的境界和體驗,同時也反映了佛教思想中對于內心平靜與領悟的重視。
“三年過眼千千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cáng hòu tí zhì zhèng ān bì
閱藏后題智證庵壁
bǎi zi niān lái xiāng mǎn lú, pú tuán jìng lǐ jié jiā fū.
柏子拈來香滿廬,蒲團靜里結跏呋。
sān nián guò yǎn qiān qiān juǎn, cǐ jì fēn míng yī zì wú.
三年過眼千千卷,此際分明一字無。
“三年過眼千千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