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二作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破二作三”全詩
眼觀東北,意在西南。
仰山門下卻不用遮般茶飯,佛法不怕爛。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祖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祖欽
這首詩詞是由宋代佛教大師釋祖欽所創作的《偈頌一百二十三首》中的一首。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呼六為五,破二作三。
這句詩意呼喊將六變為五,打破二而成三。
詩中的“呼六為五”意味著釋祖欽希望能夠將眾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轉化為五根(不再執著于外界事物),以此來減少痛苦和紛擾。
而“破二作三”則表達了他希望通過超越對對立概念的執著,達到一個超越二元對立的和諧境界。
眼觀東北,意在西南。
這句詩意味著眼睛看向東北,意念卻在西南。
這里的東北和西南并不是指具體的方位,而是佛教中的象征,代表著迷亂和痛苦的現世(東北),以及解脫和解放的境界(西南)。
釋祖欽表達了他在物質世界中仍然保持觀察和參與的態度,但內心卻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仰山門下卻不用遮般茶飯,佛法不怕爛。
這句詩意味著雖然在仰山大師門下,但卻不需要遮掩平凡的生活,仍然能夠品嘗普通的茶飯。
這里的仰山是指釋祖欽的老師,他表達了在佛法的指導下,生活并沒有被禁錮,仍然能夠享受普通的生活。
同時,他也表達了佛法的力量是無窮的,即使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佛法仍然能夠保持完整和純凈。
通過這首詩詞,釋祖欽表達了對于超越世俗和解脫痛苦的追求。他希望通過呼喊將六根轉化為五根,超越對立的二元概念,達到內心的和諧境界。
同時,他也強調了佛法的普適性和堅固性,即使面對世俗的瑣碎和煩惱,佛法仍然能夠保持純凈和無盡的力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傳達了佛教對于生命和解脫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也展示了釋祖欽對于佛法的信仰和理解。
“破二作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hū liù wèi wǔ, pò èr zuò sān.
呼六為五,破二作三。
yǎn guān dōng běi, yì zài xī nán.
眼觀東北,意在西南。
yǎng shān mén xià què bù yòng zhē bān chá fàn, fó fǎ bù pà làn.
仰山門下卻不用遮般茶飯,佛法不怕爛。
“破二作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