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把驢兒當馬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把驢兒當馬騎”出自宋代釋祖欽的《偈頌七十二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卻把驢兒當馬騎”全詩
《偈頌七十二首》
老杜風前得句時,等閑開口便成詩。
就中一著巴鼻,卻把驢兒當馬騎。
就中一著巴鼻,卻把驢兒當馬騎。
分類:
《偈頌七十二首》釋祖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二首》是宋代釋祖欽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老杜風前得句時,
等閑開口便成詩。
就中一著巴鼻,
卻把驢兒當馬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幽默的形式反映了詩人對作詩的理解和態度。首先,詩中提到了"老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杜甫,暗示著杜甫以其才華出眾而在詩壇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接著,詩人表達了他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看法,稱作詩就像在老杜的面前得到了靈感,只需隨口一開,便能輕松地創作出詩篇。這種輕松自如的創作態度,展現了詩人的自信和才情。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揭示了一種諷刺的意味。詩中提到了"巴鼻",這是指一種不屬于馬的動物,但卻被錯誤地當作馬騎。這里的"巴鼻"象征著平庸的作品或不當的選擇,詩人通過這個比喻暗示了有些人在詩歌創作中的盲目和誤解。盡管他們會輕易地開口作詩,但他們卻沒能真正領悟到詩歌的真諦,將平凡的作品誤以為是優秀的作品。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態度和看法。詩人通過對杜甫的崇敬和自己的自信,展示了作詩的輕松與自如。然而,他同時也通過對比巴鼻和馬的比喻,暗示了對于創作的誤解和盲目。這首詩詞既是對詩歌創作的反思,也是對創作態度的一種警示。
“卻把驢兒當馬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èr shǒu
偈頌七十二首
lǎo dù fēng qián dé jù shí, děng xián kāi kǒu biàn chéng shī.
老杜風前得句時,等閑開口便成詩。
jiù zhōng yī zhe bā bí, 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
就中一著巴鼻,卻把驢兒當馬騎。
“卻把驢兒當馬騎”平仄韻腳
拼音:què bǎ lǘ ér dāng mǎ qí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卻把驢兒當馬騎”的相關詩句
“卻把驢兒當馬騎”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卻把驢兒當馬騎”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卻把驢兒當馬騎”出自釋祖欽的 《偈頌七十二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