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春曾作太平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尋春曾作太平民”全詩
風雨差池桃杏過,山林牢落鳥烏親。
書中悶見傷心事,畫里思逢避世人。
霄漢故交今隱遁,有山堪買愿為鄰。
分類:
《暮春書懷寄董正翁寺正》舒岳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書懷寄董正翁寺正》是宋代舒岳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懷念、對逝去友誼的思念以及對山水環境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尋春曾作太平民,
說著花時淚濕巾。
風雨差池桃杏過,
山林牢落鳥烏親。
書中悶見傷心事,
畫里思逢避世人。
霄漢故交今隱遁,
有山堪買愿為鄰。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舒岳祥的親身經歷為背景,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時光和友誼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到詩人曾經尋春的時候,他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散步在春天里,看到鮮花盛開的景象,內心感動得淚流滿面。這里通過"太平民"一詞,顯示了詩人平凡的身份,以及他對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感受。
接著,詩人描述了風雨交加的春天,桃花和杏花在暴雨中受到了一些破壞,山林中的鳥兒也受到了困擾。這里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無常,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易。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悶悶不樂和對世事的憂傷之情。他在書中看到一些傷心事,而在畫中思念著避世的友人。這里通過書畫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對逃離現實的渴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友誼的思念,他的故交已經隱居,脫離塵世。詩人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座山作為鄰居,與友人共享山水之間的寧靜和避世之樂。
整首詩詞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逝去友誼的思念和對山水環境的向往。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了他的情感世界,喚起了人們對于友誼和寧靜的思考。
“尋春曾作太平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shū huái jì dǒng zhèng wēng sì zhèng
暮春書懷寄董正翁寺正
xún chūn céng zuò tài píng mín, shuō zhe huā shí lèi shī jīn.
尋春曾作太平民,說著花時淚濕巾。
fēng yǔ chā chí táo xìng guò, shān lín láo luò niǎo wū qīn.
風雨差池桃杏過,山林牢落鳥烏親。
shū zhōng mèn jiàn shāng xīn shì, huà lǐ sī féng bì shì rén.
書中悶見傷心事,畫里思逢避世人。
xiāo hàn gù jiāo jīn yǐn dùn, yǒu shān kān mǎi yuàn wèi lín.
霄漢故交今隱遁,有山堪買愿為鄰。
“尋春曾作太平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