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空杳分千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聲空杳分千響”全詩
共說江南舊來處,還思沙漠遠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應相呼出有情。
驚起蘆花不成夢,江城應是報嚴更。
分類:
《十月十八日聞雁》舒岳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十八日聞雁》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聲空杳分千響,
萬里荒涼月正明。
共說江南舊來處,
還思沙漠遠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
相應相呼出有情。
驚起蘆花不成夢,
江城應是報嚴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十月十八日聽到雁聲的情景。詩中表現了遠離家鄉的作者對江南故土和沙漠旅程的思念之情。雁聲的回響和寂靜的夜晚形成鮮明的對比,強調了孤寂和荒涼的感覺。作者的心靈與遠方產生了共鳴,他感嘆著遠行的艱辛和無盡的思緒,同時也表達了對彼此間的感情和牽掛。
賞析:
這首詩以雁聲為線索,通過對聲音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詩中的意象運用巧妙,通過描述雁聲的空靈和回響,營造出一種寂靜而荒涼的氛圍。這種對比使詩的情感更加突出,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悲涼之情。
詩中的"江南舊來處"和"沙漠遠行程"展示了作者對故鄉和遠方的思念,同時也反映了他的旅途艱辛和對未來的期待。詩詞中的"如哀如怨知何事"和"相應相呼出有情"表達了作者對雁聲的共鳴和情感的回應,顯示出他對自然界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
最后兩句"驚起蘆花不成夢,江城應是報嚴更",以意象的方式增強了整首詩的深度。詩人將蘆花和江城作為背景,以蘆花不成夢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驚醒和現實感。江城的報嚴更,則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歸鄉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雁聲和情感的描繪,以及對故土和遠方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迷茫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感悟。
“一聲空杳分千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shí bā rì wén yàn
十月十八日聞雁
yī shēng kōng yǎo fēn qiān xiǎng, wàn lǐ huāng liáng yuè zhèng míng.
一聲空杳分千響,萬里荒涼月正明。
gòng shuō jiāng nán jiù lái chù, hái sī shā mò yuǎn xíng chéng.
共說江南舊來處,還思沙漠遠行程。
rú āi rú yuàn zhī hé shì, xiāng yìng xiāng hū chū yǒu qíng.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應相呼出有情。
jīng qǐ lú huā bù chéng mèng, jiāng chéng yìng shì bào yán gèng.
驚起蘆花不成夢,江城應是報嚴更。
“一聲空杳分千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