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憚辭勞用意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憚辭勞用意彈”全詩
自古從今清且奇,五音一弄驚神鬼。
勾挑指下何織細,傍觀側聽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
鳳游云里情蕩颺,不無蕭灑真高尚。
寒暄聚散得馨香,奚為絲竹兼歌唱。
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鶯相共語。
莫憚辭勞用意彈,堪對鸞吟與鳳舞。
分類:
《緣識》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緣識》是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月下琴音的神奇魅力和音樂所帶來的情感和藝術的價值。
詩詞中的“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表達了月下琴聲的動人之處。月光下,琴聲如水流動,使人感到音樂與自然的融合,超越了塵俗之域。這種琴音的流動使得聽者產生了清新奇特的感受,與古代到現代的音樂都不相同,具有驚艷神鬼的力量。
詩詞中的“勾挑指下何織細,傍觀側聽心先醉”形容了琴音的細膩和動人之處。指法巧妙的演奏者能夠織出精致的琴音,使得旁觀者聆聽時心神為之沉醉。這種琴音的細膩程度讓人聯想到絲綢織物的纖細,同時也表達了音樂的藝術性和引人入勝的魅力。
詩詞中的“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表達了琴音所引發的情感共鳴。琴音婉轉悠揚,引起聽者的思鄉之情,仿佛在寒風中搖曳的紅翠之間。這種音樂所帶來的情感流露了琴音的感染力和表達力。
詩詞中的“鳳游云里情蕩颺,不無蕭灑真高尚”表達了琴音所傳遞的高尚情懷。琴音在云霧之中飄逸自由,表達了音樂的高尚品質和藝術追求。這種琴音的境界不乏悠閑自在的風采,展示了音樂的獨特魅力。
詩詞中的“寒暄聚散得馨香,奚為絲竹兼歌唱”表達了琴音所帶來的歡樂和和諧。琴音聚散之間散發出馨香之氣,讓人感受到音樂的溫暖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種音樂的功效使得琴音在絲竹樂器和歌聲中得以融合,展示了音樂的綜合性和魅力。
詩詞中的“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鶯相共語”再次表現了琴音的魅力。琴弦的演奏有時慢而細膩,有時急促如雨,如同春鶯鳴唱般動人。這種琴音的表現力和動態變化使得人們產生了與鳥語相通的感覺,彰顯了琴音的獨特魅力。
詩詞中的“莫憚辭勞用意彈,堪對鸞吟與鳳舞”表達了琴音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作者鼓勵人們不要厭倦琴音的辛勞,因為它能夠與鳳凰的歌唱和舞蹈相對應,具有同等的價值和重要性。這種琴音能夠與鳳凰相媲美,彰顯了音樂的高尚地位和文化的力量。
通過對《緣識》的分析,可以看出這首詩詞以琴音為主題,描繪了琴音的神奇魅力和音樂所帶來的情感和藝術的價值。詩詞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和修辭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琴音的細膩、動人和高尚。這首詩詞展示了音樂的獨特魅力和文化的力量,使得人們對音樂和藝術產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欣賞。
“莫憚辭勞用意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shí
緣識
yuè qín sān zhù sì tiáo shuǐ, yuán pò yí lái hùn sú ěr.
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
zì gǔ cóng jīn qīng qiě qí, wǔ yīn yī nòng jīng shén guǐ.
自古從今清且奇,五音一弄驚神鬼。
gōu tiāo zhǐ xià hé zhī xì, bàng guān cè tīng xīn xiān zuì.
勾挑指下何織細,傍觀側聽心先醉。
hú jiā shí bā xiào sī guī, bēi fēng qiē qiē yáo zhū cuì.
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
fèng yóu yún lǐ qíng dàng yáng, bù wú xiāo sǎ zhēn gāo shàng.
鳳游云里情蕩颺,不無蕭灑真高尚。
hán xuān jù sàn dé xīn xiāng, xī wèi sī zhú jiān gē chàng.
寒暄聚散得馨香,奚為絲竹兼歌唱。
màn suǒ zhū xián jí rú yǔ, yí sì chūn yīng xiāng gòng yǔ.
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鶯相共語。
mò dàn cí láo yòng yì dàn, kān duì luán yín yǔ fèng wǔ.
莫憚辭勞用意彈,堪對鸞吟與鳳舞。
“莫憚辭勞用意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